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姚梦桐

一九五十年代的艺研会与巡回美展

狮岛的历史印记


文:姚梦桐


前言


战后五十年代在反对黄色文化,反对殖民主义,提倡爱国文化,主张文化工作者以不同艺术形式反映人民诉求的声浪中,“星洲一九五三年度华文中学毕业班同学艺术研究会”(艺研会)的美展应运而生。这个由本地学生文艺团体当家作主举办的美展,从市区到乡村作巡回展出,展期17天,参观者竟高达二万多人。此次美术展所形成的现象是空前的,让美术走近民众,达到宣传、教育之功能,留下可珍惜的历史印记。


在新加坡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中,提倡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手法,以捕捉时代脉搏为作品基调的巡回美展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当我们研究五六十年代“赤道艺术研究会”的活动时,绝对绕不开艺研会的巡回美展。梳理这段几乎被淹没的史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星洲一九五三年度华文中学毕业班同学艺术研究会(艺研会)的诞生背景

与会务活动及社会参与


(1)诞生背景


1953年10月发生16岁的女生庄玉珍被奸杀的惨案。一个月后,中正中学分校初中二的九班同学发起反色情文化运动,学生在座谈会上批判色情文化的泛滥,并希望将运动推广到新加坡各中学去。反黄运动的帷幕拉开了。对黄色事物的批判,不能只限于口号式的文宣,它需要一种新兴的载体以生动的形象来完成这项任务。于是学生提出在学校召开座谈会,组织歌咏队,研究小组,通过“叙别晚会”、“游艺晚会”或“美术展览会”等大型的文艺活动,以多元的形象传播“健康”、“正派”的内容。


1953年星洲各华校毕业班同学都举行叙别晚会。12月24日在华中叙别会筹委会的发动下,举行了一个各校叙别会代表大会,会上议决成立——全星华文中学毕业班(一九五三年度)为南洋大学筹募基金游艺大会筹委会。由八所中学组成的联合叙别晚会,于1954年3月4日到7日假快乐世界体育馆举行筹募南大基金游艺会。除筹募基金外,主席团希望健康的歌声和民间的舞姿传遍每个角落,给色情文化来个迎头痛击。四天的演出节目精彩,观众踊跃,成绩斐然,共筹得六万余元。


随后,联合叙别晚会决定成为永久性之组织,以“星洲一九五三年度华文中学毕业班同学艺术研究会”(艺研会)的全名向政府提出申请,1954年6月17日获得政府批准注册成立,同年8月29日假道南举行第一次会员大会,会员人数共433人。


(2)会务活动与社会参与


1955年1月7日艺研会向社会各界发起献书运动,成立拥有近三千本图书的图书馆,给会员研究艺术带来莫大裨益。1955年2月12日举行第一次联欢大会后,推行各项研究工作,分文艺股、音乐股、舞蹈股、戏剧股以及美术股。7月8—10日为南大演出工作人员举行“夏令会”以联络演员感情并邀请学术界名人连士升、李豪、刘抗等作专题演讲。1955年8月20日至28日在快乐世界体育馆举行南大筹募基金游艺大会。(见图1)这次的规模比上一回更为盛大,媒体给予很高的评价,超过5万名观众到场支持,共筹得近9万元。

图1:《星洲一九五三年度华文中学毕业班同学艺术研究会为南大筹募基金游艺大会特刊》,1955年


为发扬尊师重道精神,1955年10月21日全星华文校友会暨艺研会,举行盛大招待会与游艺会庆祝教师节。首席部长马绍尔在会上发表了演讲。是年由16人组成的“艺研会文化节观察团”,于1955年12月14日前往吉隆坡参加泛马学联主办的“泛马学生文化节”,大会由联合邦与星洲两教育部长主持开幕。文化节观察团也谒见南大雪州主席讨论艺研会为南大在联合邦巡回演出问题。随后北上怡保及槟城拜访文化界友人,于12月29日回返星洲。


1956年4月为促进各研究股的发展特邀各方专才指导各股工作:美术股蔡名智、郑国伟,音乐股黄汉林,文艺股杨冰梅,舞蹈股为印度古典舞蹈家巴斯卡(K.P. Bhaskar)。5月20—21日,本着“打击黄色文化,介绍健康艺术”,音乐股主办会员音乐观摩会。为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及加强民族间友谊,舞蹈股于7月13—15日假福建会馆举行印度舞蹈欣赏会。


1956年8月中旬到9月初举行“美术巡回展览会”。


1956年9月19日艺研会为醒华校友会演出事发表声明,支持该校友会的演出,认为演出有益于健康文娱的发展,更符合“反黄”的工作。1956年9月26日,四十个文化团体(艺研会与赤艺研究会是其中之两个团体)发表声明希望首席部长接受民意,解除被封闭的三个团体领袖以及释放七个团体领袖。10月4日艺研会联同小学教师联谊会举行座谈会推动维护民权运动,10月7日艺研会议决展开一人一票维护人权签名运动,反对林有福政府大逮捕以及封闭社团事件的不合理事件。10月14日艺研会联同中正校友会及南侨女中召开四十个文化团体代表会议,并议决派代表前往慰问华中与中正学生。


1956年10月25日艺研会被政府解散,时会员人数800。


艺研会的巡回美展


1956年在人民反殖要求独立的呼声中,爱国主义文化,爱国主义文学运动提出来了。强调马来亚三大民族团结一致,加强人民对马来业的国家观念。1956年6月16日,艺研会顺应时势决定主办美术巡回展并广泛征求美术界人士作品,同时敦请美术界林学大、刘抗、张荔英以及高泽沛为顾问。为了美展获得理想成绩,展出前在会所举行联欢会,广征各方意见,慎重商议,严格挑选每件作品。当天林学大与高泽沛都到场指导,林学大对即将展出的作品提出看法:


......没有十年八年的绘画基础是不可能创造这样的作品,但是艺研会的会员和参加展出的社会青年美术工作者,除了部分进行美术学校训练,全靠本身努力学习成功,这是难得的。现世纪的科学社会思潮和艺术都互相影响打成了一片,艺术只有和这两者结合才能进步,反黄和爱国主义的作品就是由以上原则产生的。


林学大在谈话中也透露参展者除艺研会的会员之外,有部分作品来自美术界友人的参与。按该会1955年2月成立之初,美术股成员不多,而且从最基本的画石膏模型开始,实难以成事。


1956年8月14到17日在中华总商会举行“美术巡回展览会”(见图2),18日到19日改在福建会馆,接着举行11天的巡回展。该会理事长说明画展的意义希望在发展爱国主义文化的工作中,贡献一分力量,同时使艺术能更接近大众:


我们对这次展览的作品,要求得很严格,尽量使它的内容与形式都能符合时势的要求,冀期在发展爱国主义文化的工作中,贡献出我们一分的力量。我们这次举办的展览会,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巡回美展。我们认为艺术是社会的主人——大众的,必须为大众服务。我们要反映大众的生活、发扬大众所喜爱的内容与形式;且进一步我们必须创造机会使我们的艺术更能接近大众,使他们经常能领受我们的艺术。只有这样艺术才有生命,才能在这伟大的时代里发出光芒,这就是我们巡回美展的意义。

图2:艺研会美术巡回展览特辑,1956年8月16日《新报》


艺研会的巡回美展显然受到俄国于1870年成立的巡回展览画派(Peredvizhniki)的影响,提倡艺术应该反映大众生活,走向民众,组织流动画展,让普通人民接触画家的作品。艺研会的美术指导蔡名智尊巡回展览画派代表人物列宾(IIya Repin)为导师,对他推崇备至。这次在新加坡美术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的美展,希望在高歌爱国主义的声浪中,为社会贡献一分力量,以及采用巡回的展览方式,“均与当时一些画家的艺术信仰也有着密切关系。”


美展特刊的封面画上三个人头,象征华巫印三大民族的团结,蔡名智所设计(见图3),选登在特刊的作品,内容则是反映大众的生活,形式上采取易懂的表现方式。开幕当天,美展顾问林学大发出心坎里的赞语:现世纪的科学,社会思潮,和艺术都互相影响,并且要达成一片。艺术只有和这两要素结合才能进步,获得广大人民的热爱。林学大提出“现世纪的科学,社会思潮,和艺术都互相影响,并打成了一片”的看法,这与他在1940年提出的“艺术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反映。......艺术必须跟着时代和人类的现实生活以演进。”以及1955年认为艺术应该“反映当代社会思潮,发挥教育与社会作用”的言论是贯彻始终的。

图3:《美术巡回展览会特刊》封面,蔡名智设计


8月26日开始巡回美展转移到乡村地方展出,后港江夏别墅(8月26-29日)、大成巷(8月30-31日)、武吉智马(9月1-2日)、竹脚(9月7-9日)四个地方,前后展出(包括在中华总商会与福建会馆)共17天。根据1956年9月10日《南洋商报》的报道:“艺研会巡回美展昨结束,前后参观者二万人”,平均每天参观人数达1250人左右,公众反应热烈,毕竟展品都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美展中蔡名智的《马来亚史诗》(见图4)和郑国伟的《拾遗》(见图5)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南洋商报》在不同天刊登这两幅油画,以飨读者。梅培实的特稿《并出生命的火花写在艺研会美术巡回展览会开幕日》对他们的作品给予重点报导:

图4:蔡名智《马来亚史诗》,112 x 153cm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藏品


画家聪明地采用车轮痕迹以及被压扁的鲜鱼和铁罐,描写一个鱼贩怎样在用颤抖的手爱惜忍痛地拾回地上仅有的残鱼,周围的行人怎样用爱与憎的心情去目睹一幕悲剧的扮演。(郑国伟《拾遗》)

图5:郑国伟《拾遗》100 x 94.5cm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藏品


野餐会上朗诵马来亚史诗,从听众面部的各种表情反映这首诗的内容。他们的身份虽然不同,可是每个人的心烦却一致的,似全被累丝钉钻进般那般痛苦,它更表明着一种伟大的愿望。(蔡名智《马来亚史诗》)


1956年9月12日《南洋商报》发表了李天明的《艺研会美展观后》,让我们读读作者李天明(蔡名智)献身说法对《马来亚史诗》在主题、人物形象、构图设色的分析:


一群在野餐的学生和工友,正倾听他们伙伴的诗歌朗诵——《马来亚史诗》。朗诵者动人的姿态和集中精神的戏剧性表情,揭示出即使马来亚祖国受过多么长远的惨伤苦难,作为儿女的马来亚人民还是衷心热爱自己的祖国。从这群人极其关注的表情中,你不难发现他们是多么向往于朗诵者的伟大诗篇。读画者可从他们的表情形象,发掘出他们美丽的灵魂和深邃的思想。这些不同身份,不同命运的人,已准备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永远结合起来。画中凝视朗诵者的小妹妹,泪水将盈眶而出的表情是多么可爱和易于引起读者的同情。


各种各样的色彩安置在画布上,但它们不显得格格不入,恰恰相反,它们显得调和和多样性。从画图的背景,读画者也不难领会它是象征前途的光明。今天的时代虽然黑得像附近一带布满着的浓云,但遥处地方的光明却意味即将带来的希望。这种以位置的远近象征时间性的表现方法,在画画的艺术上具有丰富重要的意义。


按蔡名智《马来亚史诗》,曾于2016年10月在德国慕尼黑艺术之家展出。这是我国国家美术馆收藏的画作第一次外借到世界顶尖美术馆。


李天明的《艺研会美展观后》对郑伟国的油画《拾遗》作出深入分析。


郑国伟《拾遗》以小贩生活为创造主题,画家以鲜明的色彩和精练的线条表现小贩生活。一个站着的小贩以十分愤怒的神情向行人说明小贩悲痛的命运。显然的,画家本身生活在小贩的环境里,熟悉巴刹的情况,熟悉小贩的性格,熟悉熙往攘来的行人,使他的构思完全能够和真实而完美的形象紧密结合。


画面分两部分,站着的小贩和行人是一剖分,蹲看的鱼贩和学生帮忙拾取地上的残鱼是一部分,两部分是在完整的关系中统一起来。蹲着的鱼贩的形象是引起动机的焦点,而站着的小贩其形象刻划有声有色则是引起联想的导火线。假使缺少了引起动机的焦点,我们就不能明白站着的小贩所讨论的是什么?小贩们将每月辛辛苦苦收入的一部分缴纳赋税,满以为受了法律保障,可以不再担心其他人物的侵拢,谁知道扫荡矛头还是随时随地指向他们。行人们是深切同情小贩的不幸因为他们也是现实生活的受难者,从蹲着的鱼贩拾回地上所剩下的残鱼及痛惜的表情,我们没有理由不对扫荡者感到不满。


展品中李文苑的《印度工友》,逼真地画出印度同胞在烈日下辛勤地工作,站在画前“仿佛听见那钻石机器猛烈震动所发出刺耳的声音,仿佛感觉到他们由于尘埃土粉的飞扬而呼吸困难”。


林友权的《余恨》(见图6)回忆日治时期马来亚人民深受的灾难为主题,在马来亚正朝向争取独立的当儿,自有其特殊意义——激起人们去深思只有自己当家做主才有幸福的道理。《美术巡回展览会特刊》在刊登林友权《余恨》同页的左边有段文字,可让读者理解画家的创作主旨:“压迫、奴役、逮捕、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企图统治世界的凶残手段,也是促使他们加速飞向灭亡的动力。只是不幸这些伎俩却因此流传在世上。想起不知多少热血青年曾一去不复回,多少慈母心曾经为他们而碎,多少幸福的孩子变成孤儿——痛定思痛,岂会不有一丝余恨。”


图6:林友权《余悸》116.5 x 142cm 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收藏


林友权另一幅油画《寻真理》(见图7),画里衣衫褴褛的青年在大白天里借助手中微弱的烛光,四处寻找真理,周围的人都投于鄙视的眼光。一对穿着光鲜的男女,他们手中牵着的小狗向青年狂吠,引入注目的是一名僧侣聚精会神地舔着拇指点算钞票,他寻找的又是什么?这幅有象征意义的图画述说的是一个有正义感的青年,受到社会敌视的情形。

图7:林友权《寻真理》66.5 x 79cm 林友权先生提供


总结


(1)巡回美展是我国美术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的展出


李天明在《艺研会美展观后》一文中赞誉巡回美展“是马来亚美术工作者为创建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具有独特民族性的、现实主义的马来亚艺术的最重要的标志,是马来亚艺术造型的历史的第一个里程碑”,这段评论准确地描绘了当日的美术现象。


当我们回眸新加坡美术发展的历程,战前木漫的现实主义手法一直为艺术工作者所重视与应用。作品如周金海《抢饭碗》(《叻报•椰晖》1930年11月15日》)、张汝器《金钱压迫下的市民》(《叻报•椰晖》1930年12月20)、陈平漫画《小贩》“愿当地政府,实行优良的政策”(见图8,《星洲日报•星光》1931年5月18日)、李曼峰《贡献》(《社会漫画》1932年)、杨景美《讨债与躲债》(《文漫界》1936年9月20日)、戴隐郎《挑炭夫》(《文漫界》1936年9月13日)(见图9)等等。油画方面,如张汝器《奸淫劫杀》、陈宗瑞《奸杀掳掠》(华人美术研究会第四届展品,可惜均毁于战乱之中)以及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司徒乔旅居新加坡期间的杰作,1940年8月),目的在激发华侨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奋力抵抗日寇的侵略。

图8:陈昇平《小贩》《星洲日报.星光》1931年5月18日。“愿当地政府,实行优良的待遇。”


图9:戴隐郎《挑炭夫》,《南洋商报.文漫界》1936年9月13日。当他们都掮起疲劳,吊起肚皮,从货仓里归来,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了,而华盛的娱乐场中,也在挤满了几许找消闲,找开心的---饱餐后的人们。


对比于战后的巡回美展,前者体现出关心祖籍国、关心市民遭遇的心态,后者是二次世战结束后,在激情的年代里,创作者沿袭战前现实主义手法的艺术传统,并以之表现华侨逐渐倾向认同居留地的愿望,它可说是在反黄、反殖民、宣传爱国主义的特定时空下之产物,更是新加坡美术史上现实主义的最重要的标志,整个巡回展所形成的美术现象,在我国美术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


(2)艺研会与赤道艺术研究会有着继往开来的关系


赤道艺术研究会成立于1956年9月,从1958年第一次赤道艺术研究会的展出画册,我们知道蔡名智、陈成兴、陈光仲、李文苑、张金龙、林友权、郑文斌、王天赐、卢汉声、吴汉图、陈春蝉、赖桂芳以及郑国伟都有作品参展。笔者对比1956年艺研会的巡回美展画册,以上提到的几位画家也都有作品参展,其中蔡名智、李文苑、林友权以及郑国伟都是赤道艺术研究会初创时的重要会员,蔡名智更是创会会长。我作出这样的推测:1956年10月26日艺研会被政府当局解散后,部分美术股的会员就转入赤道艺术研究会。这推测在我访问林友权时得到证实。艺研会与赤道艺术研究会有着继往开来的密切关系。他们的画作题材都撷取生活中的动态,而表现的方式也着重谨严的写实手法,后者更把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推向高峰。当我们研究五六十年代“赤道艺术研究会”的活动时绝对绕不开艺研会的巡回美展。


作者为本地美术史研究学者

篇幅所限,本文原有注释从略

Comments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