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陈定远

人民币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十年以前,中国人民币并非一种可以在国际外汇市场自由买卖的主权货币,今天,金融市场各方面的数字都显示:人民币已经崛起。


笔者于1990年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初到北京,那时买到的中国货币不是人民币本身,而是一种代替人民币的货币叫做人民币外汇券。


当时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才十年左右,经验不足,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因为生怕人民币被外国控制,扰乱人民币的汇率,破坏国家经济,因此严厉禁止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买卖。当时的国际贸易,无论进口或出口,都以美元结算。现在回头看,当时着实无需禁止外国人买卖人民币,因为外国人能到中国的人数很少,他们买卖的人民币金额也不大,无法控制人民币的汇率。


人民币汇率变革历程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政府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人民币没有在公开的外汇市场交易,人民币都是以固定汇率机制存在,官方的汇价都是1.5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一直到1994年开放人民币公开在国际外汇市场交易时,才开始有了变化。


由于中国国际贸易需要用到美元和日元等货币,渐渐有了一个人民币外贸内部结算价,与官方的牌价并行,换言之,也就是要买卖人民币,汇率有两个,有一个官价,另外还有一个市价(当时形同黑市),这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民币汇率双轨制。


到1993年年底,长期按1979年固定汇率决定的官价仍为1.59元兑1美元,但市价已高升至5.80元兑1美元。


1994年1月1日,中国决定废除汇率双轨制,让两个不同的汇率并轨,废除官价,采用市价,实行有管理的汇率制度,这是人民币市场化的第一阶段。


从1994年到2004年这十年,是人民币从固定汇率制度进入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采用市价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立马从5.80元贬到8.22元兑1美元,贬值幅度高达40%。这虽是中国汇市之痛,但是,正是因为这个低汇率,开拓了中国出口的大幅成长,经济从此逐步起飞。


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以索罗斯为首的西方投机金融大鳄,首先狙击泰铢、马来西亚令吉、印度尼西亚盾、菲律宾比索、韩国元,最后是香港元,各国货币纷纷大幅贬值,贬值最厉害的是印尼盾,从1美元对2500盾贬至15000盾。当时中国政府也考虑人民币贬值,出口才有竞争力,笔者当时为文反对人民币贬值,原因是人民币在1994已经贬了40%,且经济增长每年8%,没有理由贬值,况且贬值会祸害东南亚国家,于是笔者被骂为反中国。结果是中国没有让人民币贬值,东南亚国家都非常感谢中国在危机中的帮助。


启动人民币国际化


危机过后,中国经济每年取得长足的进展,国力开始增强,并且在2000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国际市场上面对更多强烈的外国竞争。经济既已起飞,在人民币汇率机制上,已经有能力让它在有管理的条件下自由浮动,并且具备了条件开始启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计划。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可以跨过中国国界,在境外成为可流通货币,在国际上普遍被接受可以用来在贸易上计价和结算,并可以成为各国储备货币的一种过程。


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从2007年6月开始。第一只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在香港(境外)发售。然后又多次在香港发行二年和三年期的中短期人民币债券。这样,人民币在境外不仅可以作为存款之用,也是外国人可以融资的货币之一。


2008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汇率司,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境外)市场,换言之,就是在境外的金融中心(例如香港伦敦等地)建立人民币中心。


200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与韩国银行签定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此协议下,两国可以用本币互换高达1800亿人民币的短期资金,用来解燃眉之急,例如在本币发生危机时,可以借用人民币来扶持本币的币值;在贸易上也可以向中国借用人民币来支付进口自中国的商品。


跨国货物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开始于2008年12月。当时中国同时和周边的8个国家(如蒙古、越南和缅甸)签定了贸易以双边本币结算的协议,开始了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


2012年6月1日,中国第一次推出人民币和日元直接交易,即两个非美元货币之间的交易,不再需要通过先兑换美元来完成,这个举措让各国在人民币外汇买卖上节省许多外汇交易成本,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原来在外汇市场的惯例是,任何两个非美元货币之的买卖是要通过美元才能完成的。例如马币兑换人民币,不是直接完成的,必须先将马币换成美元,再将美元兑成人民币,交易才算完成。由于这里牵涉到两宗交易和两个汇率,交易成本比直接交易要多出一倍,因此,推出人民币直接交易可让国际贸易中多用人民币结算,借以节省外汇交易成本。


布局人民币清算网络


此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中国的国际贸易盈余大幅增加。2014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总额达到历史高峰,总计为39932亿美元,这些外汇多来自贸易盈余,导致当局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极欲争取人民币尽快成为国际市场主要货币,早日开放国际收支中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即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当时中国国际收支中的来往项目(即进出口)已经开放,贸易上要用到外汇已无限制,唯独资本流动仍受限制。


在加快开放资本项目的政策下,导致大量资本外流,以致到2017年1月,外汇储备总额下降至29982万美元,足足减少了1万万美元,减少幅度高达25%之多,于是中国政府马上收紧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减少资本项目的开放,以阻止大量资金外流。至此以后,中国的外汇储备就没再有显著增加,总额都一直维持在32万万(兆)美元左右。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从此改为循序渐进,不再强调加速。


2014年,中国开始布局人民币清算网络,在世界各金融中心设立境外人民币清算中心,首先是在英国的伦敦设立,然后是德国的法兰克福,由中国商业银行在境外开设分行(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等)充当做市商,以满足各方对人民币的需求,加强各该中心人民币的流动性,交易和清算。今天,中国在全球各国都设立了许多人民币清算中心,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其中以香港的清算中心规模最大,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伦敦则排名第二。


增强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也因此人民币有了两个市场,每天都有两个不同的汇率。一个在中国境内,叫在岸市场,另一个在中国境外,叫离岸市场。离岸市场因为在境外,许多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因素都不是中国所能控制的,一个由市场供需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机制于是形成,人民币成为自由浮动的一种货市,其汇率已不是中国政府所能控制的了,因此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


另外,人民币“入篮”也提高了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所谓“入篮”是指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人民币纳入其SDR(特别提款权),SDR亦被称为纸黄金,是IMF于1969年创建的,作为弥补美元储备资产的短缺之用。


SDR由一篮子货币组成,自21世纪开始,这一篮子里的货币有四:即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人民币加入后,其组成权重为10.92%,2022年5月又再调高至12.28%。“入篮”后的人民币,马上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大大地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去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下面分析一下,俄乌战争爆发后,战争下的美国经济制裁如何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首先是2022年的人民币汇率跌宕起伏。人民币兑美元从6.31元跌至7.31元兑一美元。人民币下滑的因素有国内外宏观因素两个。国内因素是因为疫情防控和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不佳,国外因素则是由于美联储激进加息和俄乌战争迟迟未能平息,减少了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现在随着疫情结束,中国出口量增加,今年3月初,人民币汇率又上升至6.91元兑1美元左右。


由于美国动辄就就采取行动排挤、制裁和封杀敢于对抗美国的国家,先后受到美国经济制裁的国家有古巴、伊朗、朝鲜、委内瑞拉和俄罗斯等国。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俄罗斯采取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经济制裁,连俄罗斯拥有的外汇储备和美元资产都被美方冻结了。鉴于此,各国为保护其珍贵资产,避免损失,纷纷减持美元资产,亟需有另一个货币可以提供保护,中国新创建的CIPS正好符合各国这方面的需求。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主动向中国献议,欲以人民币计价向中国出售石油。


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CIPS中文叫做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开始创建于2012年4月,2015年10月启用,全覆盖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需求,让各国得以利用这个平台以人民币来结算贸易,免受经济制裁之苦。伊朗和委内瑞拉就曾借助这个CIPS以人民币出售石油,帮他们摆脱美国经济制裁下的困境;俄乌战争后,俄罗斯也能借助这个平台出售他们的石油和粮食,少受美国制裁之苦。


俄乌战争后,通过CIPS的人民币成交量有所增长,提高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俄乌战争一年以来,许多贸易结算从SWIFT平台转移到CIPS平台结算,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增加1.5倍,新加盟CIPS交易平台的金融机构也增加超过100家。


人民币的前景非常光明,但是人民币在在全球支付市场的占比仍旧很低。美元排名第一,支付市场的占比为39.66%,之后还有欧元、日元和英镑,人民币排名第五,只占支付市场的区区1.8%。


从全球外汇储备占比来看,美元占比虽有所下降,但仍遥遥领先,排名第一,占比为62.2%,人民币则排名第六,占比只有1.84%。


根据SWIFT的数据,2021年底,在主要货币的支付金额中,排在前三名者为美元、欧元和英镑,占比分别为40.51%、36.65%和5.89%。人民币首次超过日元,排名第四,但占比只为2.7%。


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史丹利预测,到了2030年,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将排名第三,只排在美元和欧元之后。


人民币目前尚未成为国际贸易主要结算货币,但是潜能很好,有人预测,人民币在十年后,将追上欧元,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的老二。


从以上的数字来看,人民币虽已崛起,但所占的市场份额还是很小,人民币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人民币才会在国际支付货币中名列前茅,美元霸权还会持续很多年。


我们热切关心人民币崛起,并非希望有朝一日人民币能够取代美元。我们熟悉美元霸权给全世界所带来的祸害,一旦人民币取得美元所享有霸权,也免不了会有这些祸害,这是我们所不愿意见到的。将来主导世界的货币应该是一种数字货币,一种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非主权货币,这样才会杜绝所有货币霸权的祸害。


作者曾任教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退休前为中国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授。


Comments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