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斯
1958年我从雅加达来到新加坡参加南洋大学(南大)的入学考试,有幸被录取,第一年进了中文系,次年转入历史系。当时新马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马来亚刚于1957年8月31日宣布独立,新加坡也在1959年5月获得自治。虽然当时新马还没有融成一体,可是新加坡人心中已经将自己当成是马来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加坡的华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把自己当成是马来亚人,当时的南大生也不例外。
由于将自己当成是马来亚人,而新加坡政府的政策也是朝向马来亚的道路奔驰,所以很自然地也开始重视马来文。在新加坡曾掀起了学习国语,即马来语的运动。新加坡全国上下都学习马来语, 政府也主办了马来语文考试,共分成第一级到第三级三个等级。在记忆中,公务员如果考到第一级马来文考试文凭即可获得加薪50元。所以,许多人都愿意学习马来文。
在南大也掀起了学习马来语的热潮。南大生积极学习马来语。当时南大仅办马来文课程,尚未有马来文系。报读马来文课程的南大生很踊跃。可是,他们都不满足于南大马来语课程,在课外也积极学习马来语。我还记得南大的学生会举办了马来文补习班,协助同学掌握马来语,并且准备新加坡政府马来文第一级考试。由于我通晓印尼语/马来语,所以也当起小老师,帮忙同学们准备考试。
在第一级的马来文考试的读物中有两本小说,一本是玛斯(Mas,又译作玛士)的《小作家莎拉》(Sarah Pengarang Kecil) ,另外一本是阿席尔•勒曼(Md. Akhir Leman) 的《苦尽甘来》(Bahagia Sesudah Derita)。这两本书后来也被南大生翻译成华文,由新加坡上海书局出版。这两本小说由于是考试必备的课本,所以当时的华校生对于它们都很熟悉,尤其是玛斯写的《小作家莎拉》,更是无人不晓。
玛斯原名为莫哈玛德•阿利夫•阿赫马德(Mohammad Ariff Ahmad, 1924-2016),出生在新加坡,从小就喜爱马来文化,他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作家,可是他的父亲要他当一名教师。起初玛斯在新加坡马来学校上学,日军占领新加坡时在日本人学校念过书,战后(1946-1949)他才前往霹雳州苏丹•伊特利斯马来师范学院就读,实现了他父亲的教师梦。毕业后玛斯返回新加坡当教师,开始活跃于马来文坛,并于1950年和其他马来作家在其家成立“五十年代作家行列”(ASAS‘50)。玛斯后来成为著名的马来文化人和作家,专长于马来语文,风俗习惯和历史文物。他又是一名杰出的马来教师,受到新加坡马来社会的敬重。
玛斯获奖无数,他曾获得最高的文学和文化奖项是1993年的新加坡“敦•斯里拉囊奖”和同年的“东南亚作家奖”。他写诗歌和剧本,也写了六本小说,包括《小作家莎拉》、《意想不到》、《她左脸有疤痕》和《迈伊尔要结婚》等,不过都不是很出色。他获奖的作品是有关马来文化和传统的著作,而不是他的小说。但是,我在此推介他的一本小说,这是因为它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华校生所熟悉的马来小说,以及这本小说所反映的马来社会和文化。
《小作家莎拉》是玛斯的第一本小说,完成于1957年,那时他已经33岁,思想上应该是相当成熟。在此书的封面内页写着,他将此书献给他的女儿莎哈拉萨 ,志期1957年9月5日。可见这本书写于马来亚独立之后不久。不过,其出版日期是1958年8月。这本小说仅有68页,由新加坡马来出版社出版,是属于青少年读物。此书的封面标示:四年级到七年级的补充读物 (Buku bachaan Tambahan Untok Darjah IV-VII)。所以不是写给成年人看的小说。
由于如此,这本小说免不了许多说教的成分。如果从艺术的层面来说,这本小说并不成功,因为其艺术性不高。但是,它的内容却反映了二次大战后马来知识份子的思想感情,他们的社会情况,他们的价值观。很突出的一点是,书中充满马来民族主义的情怀,却完全没有宗教(回教)的色彩,这正是当时的“五十年代作家行列”的作品的特征。
《小作家莎拉》的故事很简单,它描述一个马来女孩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她一心想成为一个大作家。全书分成十四章。从每一章的标题,我们很容易就知道整个故事的进程:幸福的家庭、追根究底、壮志凌霄、我病了、不懈的努力、工作要安排而时间要预算、莎拉成功后的反应、赞扬与训诫、毕业考试、离别、勤劳和努力是成功的阶梯、千方百计的谋求、女青年——民族的花朵和出国深造。
故事平铺直叙,没有高潮起伏。人物的刻画也不很突出。可是,书中的叙述方式却颇特别,玛斯经常用马来四行诗(马来班顿)来抒发书中人物的情感,所以有一种马来风格,可是这样的方式,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此外,玛斯也通过主人翁的口,说出自己想要讲的话。譬如说,当老师要每一位学生讲出自己的志愿时,轮到莎拉时,她是这样回答:“我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以便用我的思想、感情和灵魂,通过我的作品来引导人类。”这些话出自一个七年级(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女学生之口似乎有点牵强。
作者玛斯通过莎拉表达了他的人生哲理,提出了他的“大马来由”(Melayu Raya) 的理念,也婉转地批评当时马来亚/新加坡政府的语文政策。他把莎拉写成一位立志要成为大作家的马来新女性。她爱唱马来歌曲,尤其是《大马来由》,这个“大马来由”的概念其实是包括印尼的“马来世界”,但是马来亚的马来人是这个“马来世界”的核心。
小说中莎拉毕业后成功当上马来报的记者,不过莎拉一心想再进修。她的老师曾向她建议申请政府奖学金出国留学,但是莎拉认为政府奖学金的条件是英语要好,同时是到西方上大学。她认为她获得政府奖学金的希望小,同时她想要去的地方不是英国或者荷兰而是印尼。他认为印尼的语文政策应该是独立的马来亚的语文政策,用印尼语(马来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所以她主张申请“马来教师联合会的奖学金”。她相信她能够获得此奖学金前往印尼深造,结果真的如愿以偿。
故事的结尾是莎拉获得奖学金后在家中宴请 全村的人,莎拉的父亲举办这个集会的目的是欢送莎拉前往印尼修读新闻学和文学,以便学成后能够成为一位大作家。当时“五十年代作家行列”的马来知识份子,所向往的就是印度尼西亚,把印尼当成是独立的马来亚学习的榜样。这同二次大战前的马来精英的看法有些不同。 他们不再向往西方的英语世界, 而是以马来语为主的“马来世界 ”。可是,他们可能没有想到,从印尼的角度,印尼人所要塑造的是以印尼(雅加达)为主的“大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Raya)。
如果“大马来由”是以马来亚/马来西亚为中心,其首都是吉隆坡,印尼将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成员;“大印度尼西亚”是以印尼为中心,其首都是雅加达,而马来西亚将成为印尼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实,苏卡诺(Sukarno)本来在宣布印度尼西亚独立时也想划入马来亚为印尼的一个部分,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当时印尼人除了要面对荷兰的势力外,也要面对英国的势力。这样一来可能会影响印尼的独立,苏卡诺的这一意图因而作罢。可是,在1960年初,苏卡诺又倡议成立“马菲印联盟”(Maphilindo)的区域性组合。这个组合由三个马来人的国家,即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作为基础,由印尼当老大。可是,这个构想因为马来西亚的成立而告吹。
有一个与“马来世界”有关的词汇是“Nusantara”(努山达拉)。此词的原意是“群岛之国”,但如今它在印尼已经变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代名词。印尼最大的回教组织 Nahdlatul Ulama(印尼伊斯兰教士联合会),将他们的回教学说命名为“Islam Nusantara”(【印尼】群岛的回教)。可是,马来西亚却依然将 Nusantara 当成是“马来群岛”或“马来世界”的名称,在这个“马来世界”里,马来西亚的马来人是主角与领导者。
玛斯的小说《小作家莎拉》是50年代末期的作品,所描绘的是当时的马来社会的情况,是那个时代的反映。如果我们与现在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马来社会的情况做个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何等不一样的思想感情和情怀。如今,回教文化在马来文化中占有的成分非常高,回教认同往往是在马来民族认同之上。马来民族主义在此时也很高涨,印尼的经济发展不如马来西亚,大量的印尼人流入马来西亚当劳工谋生,马来人也觉得自己比邻国更有成就。马来精英对于印尼的看法也不像从前,他们在不经意间会表现出一种优越感,这个同马来亚刚独立时把印尼当成是文化典范的情形有很大的差别。
作者为东南亚研究所资深访问研究员、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兼任教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