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姚梦桐

他们走过的峥嵘岁月

掀起赤艺的重重面纱(上)


文:姚梦桐


前言


第一代画家刘抗指出:“在新派画遍布新马的时刻,赤道艺术会以昂然的姿态,异军突起,确实引起不少人的注意”,注1 他肯定赤道艺术研究会(后文简称赤艺)在当日画坛崛起的态势。赤艺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诞生?艺术界对他们历届画展有何评价?其社会参与度又如何?在我国美术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赤艺的主张与“南洋风”又有何关联?这些都有待挖掘的历史。


我翻阅当年的报章、该会画展的画册等原始资料,为补苴罅漏,也拜访了许锡勇、李运启、蔡名智、张金隆、童振狮、白荣盛、庄宝妹、林友权、陈楚智、冯俊水、郑文彬、宗明国、蔡辉居、陈振顺等当年会员。得到他们的鼎力协助,我深感荣幸并藉此说声谢谢。


赤道艺术研究会


(1)成立背景


二战之后东南亚民族自主运动蓬勃发展。“赤道艺术研究会”成立于1956年9月,那是反黄反殖,提倡爱国主义,文化工作者主张以不同形式反映人民诉求以实现马来亚独立的年代。赤艺与成立于1954年6月的“星洲一九五三年度华文中学毕业班同学艺术研究会”(简称艺研会)都是同个时代的产物,两会的成立仅相隔两年。1956年10月艺研会解散后,部分美术股的会员转入赤艺。注2


赤艺于1955年7月间向政府当局提出申请,1956年6月11日获得书面正式批准。蔡名智、郑国伟、林友权、李文苑等都是创会时的中坚人物。7月7日赤艺在《南洋商报》发表《告社会书》:

我们马来亚艺术工作者过去是,目前和将来都是,热烈愿望我们能有集体学习的机会和地方,我们要求共同学习,交换经验;要求提高自己艺术的创作水平,要求改进业务方面的技术,从而准备对自己的马来亚文化事业作贡献。......赤道艺术研究会的创作路线是正派的、现实的创作路线,我们深切知道:要创作强而有力,要吸引群众的艺术作品,除了必须深切的认识现实生活之外,还该掌握一种具备科学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形象的手段,艺术工作者通过了深思熟虑和深刻体会,灌输了自己炽热的感情,再形象化的创作出动人心弦的艺术作品来。因此,为了正派艺术本身的发展,为了新的马来亚文化艺术的成立,我们将批判艺术范围中的一切非科学的艺术创作倾向......。注3

图1


《告社会书》强调艺术工作对现实社会需有深刻体会,还必须具备科学的艺术思想与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段。7月28日赤艺筹委会借《新报》版位推出《反黄特辑》,除发刊词外还有李天明撰写的《为反对色情文化而创作》(图1)。结合《告社会书》以及《反黄特辑》,赤艺旗帜鲜明:反对“黄色文化”、建立“正派的现实的创作路线”、提倡“新的马来亚文化艺术”。

1956年9月适逢《时代报》周年纪念,赤艺在《时代报》第三卷第七期(1956年9月30日出版)封底刊登贺词,可知赤艺应该成立于1956年9月间。注4


(2)组织架构


赤艺的宗旨为“联络感情,研究艺术,培养艺术人才,提高本市艺术水平”。根据许锡勇的回忆,该会为初学者举办学习基本功,从简单的几何模型练习到素描、速写、水彩、静物、野外写生,共分初、中、高级三个层次的美术班,还有美术理论讲座、世界名画家分析、绘画创作等活动。该会设立“美术股”(负责指导有蔡名智、李文苑、郑国伟、陈光仲,许锡勇)、“音乐股”(负责指导有林振中 注5 、郭健光、注6 冯俊水)、“文学股”(负责指导有韩高山、黄天元),其中“美术股”以及“音乐股”最为活跃。1958年会员人数将近400人,大部分会员都能按照规定的时间在所属的部门进行艺术研究。注7 赤艺还不时举行户外活动以提高会员绘画技巧并促进合作。(图2)赤艺在组织上相当严密,每一届的常务理事选举,先由会员大会选出理事与候补理事,再选出常务理事。注8


图2-1

图2-2


以下三段文字可让读者客观地了解当时人们对赤艺的组织、自学、自力更生精神等的评价:


从这一次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青年的艺人们,在社会忽略去培养他们的条件下,已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在刻苦努力下所表现出来的成绩,即使是很小,也有理由要求社会给他们支持,让我们重视我们青年艺人热爱艺术的苦心与惊人的潜在艺术天才吧!注9

赤道艺术研究会活动仅限于“美术股”,“音乐股”(按1963年)......会员包括“除经过美术专科训练外,一半以上的会友是在会里通过互助指导研究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绘画艺术技能......在平常的条件下,各会友平均每星期有两个晚上的练习时间,按照我们传统的课程编排,进行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地练习。在没有任何外来经济支援的情况下,由全体会员自觉地捐献,提供了研究会所,石膏模型,灯光,钢琴,风扇,电话,录音机,图书,参考资料等一切必需的设备......” 注10


赤道是一个注重培养人才的艺术团体......他们美术基础的巩固绝不是偶然的。他们坚持现实主义美术的创作,不取巧,不好高鹜远,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走的是稳扎稳打的道路。他们的学员从最简单的几何模型开始,一直到能够画比较复杂的才进行创作的尝试,逐步加强,逐步提高,一般要下三四年的苦功才打下一个基础。注11

上述三段文字,勾起我一段回忆。那天在白荣盛夫妇家中,白先生双手紧握一个木盒,从画室里缓步走到客厅。他慎重地把木盒轻轻放下,说这些都是当年在芽笼赤艺会的习作,很遗憾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他的眼神,他的口吻,透露出绵绵无尽的情意——至今仍不能忘怀赤艺提供了一个磨练画技,集体学习,互相交流,自学自律的生活场景。当我看到一张张精彩绝伦的人物炭笔素描时,脑海里即刻浮现上述三段文字,文字与眼前作品交汇,心中的震撼难以言喻。历史帷幕掀起来了,一切还原——我似乎看到一群热爱绘画艺术、风华正茂的会员,挤出晚上工余或课余时间,注12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走上一条稳扎稳打的艺术道路。以下白荣盛、李运启、郑国伟(图3-5)的习作,让我们看到一个正直的艺术工作者所应该走而且必须走的道路是何等艰辛,走起来又何等执着。


图3-1

图3-2



图4

图5


(3)社会参与



1956年9月26日,四十个文化团体(艺研会与赤艺研究会是其中两个团体)发表联合声明希望首席部长接受民意,


解除被封闭的三个团体以及释放七个团体领袖。注13


1959年7月响应中华总商会呼吁各团体节约庆祝新加坡自治邦的庆典经费,用以捐献南洋大学基金的活动。注14


1959年11月赤艺被推选为芽笼东区筹办“效忠周”委员会成员(按:效忠周象征人民结束百余年来被统治的地位,开始管理和建设自己的家国)注15。12月,赤道艺术研究会与芽笼东区各社团参与效忠周大游行。(图6)


图6


1960年赤艺联同其他四个艺术团体(新加坡艺术协会、华人美术研究会、南洋美术专科学校以及新加坡艺术学院)协助文化部于6月2日举办首届全新美展。许锡勇与郑松川等都有作品参展(图7)。筹办首届全新美展的团体除了新加坡艺术学院外,赤艺与其他艺术团体的历史相比资历算是年轻的,可以看出赤艺受到文化部的重视。


图7


1961年赤艺联同其他五个艺术团体(新加坡艺术协会、华人美术研究会、南洋美术专科学校、马来永久理事会以及新加坡艺术学院)协助文化部于8月22日举办第二届全新美展。


1961年响应全国救济基金委员会的号召,赤艺参加芽笼区十五团体组成赈灾委员会,并捐出149.5元作为河水山水灾筹赈。注16 同年10月参与南洋大学中文学会举办的文艺座谈会,文学股的韩高山谈马华文艺的理论与批评工作。注17


1965年许锡勇在全国输血招贴比赛获得首奖,他接受《南洋商报》记者林宝英的采访时说:“愿以写实的笔调,以画代字,刻画真正的人生。” 注18


1965年赤艺研究会的音乐股进行整顿,部分崇福与爱同民乐队加入赤艺,注19 之后,相继成立合唱团与民乐队。注20 为庆祝九周年纪念,举行系列活动:1965年11月21日下午八时,假文化馆举行音乐会,“音乐股”属下合唱团初试啼声,观摩会有合唱,小组合唱,独唱等节目。美术观摩会也于11月27-28日,每日上午十时到下午七时在该会会所举行,展出各种体裁之作品。注21


1966年6月23—24日假维多利亚剧院举行盛大的音乐晚会(图8-9),主席冯俊水“希望正派音乐文化取代萎靡的、颓废的、色情的音乐文化”。注22 按冯俊水舞台经验丰富,1956年参加过“华中学生音乐会民乐小组”的演出,注23 1963年更在爱同校友会音乐晚会上担任“瑶族舞曲”的指挥。注24


图8

图9


筹备期间,适逢香港银星艺术团来访,双方交流,扬琴曲《边塞之歌》的总谱还得到访问团于的热心提供。注25 音乐晚会的节目包括“中外名曲,歌剧选曲,民歌以及民族乐曲。多数声乐节目都以民乐伴奏,别树一格,和声效果也良好。合唱方面,有《山林之歌》以及《牧歌》,民乐演奏有《边塞之歌》等,其他个人的节目如梁满堂的《三套车》,许毓英的《放羊姑娘》均有独到之处......”在合唱团指挥卢斯章以及民乐团指挥冯俊水的指导及全体团员的辛劳排练下,演出达到相当水平。观众啧啧称奇,在短短几个月里(是年二月到六月),竟然训练出一支优秀的乐队!注26 据华乐界前辈说,赤艺的演出与当时的康乐音乐研究会可谓并驾齐驱。


过后,丽的呼声为让广大听众分享音乐会精彩的演出,于7月26日、8月2日以及9日星期二晚上9点45分,分三段播出。注27


据1970年2月16《南洋商报》报道,赤艺于17日假驳业工友联合会举行春节联谊会。1970年3月27日到29日在会所举行器乐演奏会,注28 由李伍华出任指挥。这之后,赤艺的活动渐渐消沉下来。1972年赤艺合唱团与民乐队另组成立“星海艺术研究会”。1974年1月12日,赤艺被政府解散。注29


(4)赤艺历届画展与观众的反应


赤艺从1958年到1968年举行了6次画展(图10-11),有关年份、展地、参展作品类别以及人数,以六次画展的特刊为依据,详见下表:


图10


图11



根据画展特刊,6次画展参展人数总共108名:李文苑、李燕琴、赖均芳、郑文斌、赖桂芳、陈春蝉、林友权、梁汉华、何志才、潘光潮、郑国伟、白荣盛、王天赐、张金龙、何荣源、王文星、郑松川、陈旭光、许永明、卢汉声、陈成兴、李仰卿、陈光仲、陈慧勤、许锡勇、蔡名智、童振狮、吴汉图、蔡亚蛟、李素琴、宗国明、叶彩云、陈胜欣、余克勤、傅文奎、苏英辉、王昌庆、庄宝妹、薛承明、许汉斌、黎志球、吴培芬、高月凤、李姗姗、许志华、刘木顺、陈振顺、洪孙英、陈源松、陈晓晖、洪龙融、黄素梅、陈楚智、王金成、沈国华、龙曼丝、郑锐明、徐礼明、谢尚请、龙爱兰、潘再雄、梁瑞珍、梁秀庆、谢仕柱、麦亚球、宋爱贞、张展籍、徐蓉芳、曾翠蓉、薛丽云、李运启、刘炜康、黄燕思、杨越平、邱荣通、蔡辉居、叶谓彬、潘素芳、谢尚清、李文彦、陈静、张仰丰、吴定顺、李财香、沈练发、郑文凯、张平生、刘裕发、陈晓晖、杨善祺、洪慧萍、庄淑娴、陈明发、黄洲、陈月莲、黄再兴、何马贵、陈振元、洪惠英、关义林、叶书、许四顺、谢振胜、陆宇坚、洪永山、谢杰琳、纪秀莲、杜新予。


参展作品总数较多者:郑文彬(18张)、许锡勇(17张)、白荣盛(11张)、陈振顺(10张)、李文苑(10张)注30、蔡名智(8张)、陈成兴(6张)以及郑国伟(5张)。


本地与外地报刊,如《星洲日报•星洲周刊》,香港《良友》画报(图12)也给予报道介绍。

图12


历届画展,参观者踊跃。1958首届画展参观人数约3000人以上,由于观众踊跃,展出最会一天提前一个小时开放给观众参观。1960年第二届画展最后一天,本邦邦歌作者朱毕赛(ZubirSaid)以及旅居本坡的印尼画家峇苏基阿都拉(BasoekiAbdullah)到场参观,并给予极高的评价。赤艺为筹募美展费用以及充实该会经济,将部分画标价售卖,并呼吁社会人士慷慨协助。社会人士也给予支持与响应,买出30幅作品,筹得3170元,注31 这是赤艺唯一一次筹募基金。是年5月的《行动画报》图文并茂地报道了第二届画展的盛况。注32


1965年第四届画展由于观众踊跃而展期一天。注33 1966年第五届展览正值中华总商会主持凭吊日本占领时期蒙难同胞。注34 许锡勇的《检举》描绘日治期间,日军残杀本地人民之情景,令人惊心动魄。根据来宾签名统计,展出进入第二天,观众已超过万人。


历届展品一般都在300件左右,其中第二届更多达400件。历届展品包括雕塑、水彩、素描、石膏像(素描)、油画,速写、木刻等。


作者为本地美术史研究学者


注释

1 刘抗《江河沙砾,孕育新生》,见《刘抗文集新编》(新加坡:新加坡国家美术馆,2011年出版),页75。

2 参阅姚梦桐《艺研会与巡回美展——狮岛的历史记忆》,见《怡和世纪》季刊第40期,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出版,2019年,7月。

3 赤道艺术研究会注册已复准,将正式成立。见《南洋商报》1956年7月7日,页6。

4《南洋商报》,1964年6月23日,页16。

5 本会前任副主席林振中6月30日脱离赤道艺术研究会,见《南洋商报》,1960年7月19日,页6。

6 郭健光曾任赤道艺术研究会音乐股指导(1958-1960),见《南洋商报》,1962年4月30日,页7。

7《南洋商报》,1958年6月13日,页6。

8 第三届正主席蔡名智,副主席王文星;正总务郑国伟,副总务王天赐;正文书刘永元,副傅文奎;正财政胡上仁,副吴汉图;查账郑文彬;正美术股股长陈光仲,副许锡勇;正音乐股股长冯俊水,副颜荣浩;正文学股股长韩高山,副黄天元。见《南洋商报》,1958年12月27日,页13。

9 傅超贤《青年艺人不静止的艺术创作——写于艺会第二届美术展览会》,见《南洋商报》,1960年,2月5日,页6。

10《新加坡艺术协会赤道艺术研究会》,见《南洋商报》,1964年6月23日,页16。

11张帆《艺术的真善美》,见《南洋商报》1966年11月2日,页9。

12 据童振师的回忆,为了学习绘画,晚上从中鲁的住家骑单车经过独立桥到芽笼会所。

13《南洋商报》,1956年9月26日,页5。

14《南洋商报》,1959年7月18日,页8。

15《南洋商报》,1959年11月20日,页7。

16《南洋商报》,1961年6月22日,页13。

17《南洋商报》,1961年10月17日,页5。

18《南洋商报》,1965年1月24日,页5。

19《爱同校友会民乐队庆祝成立五十周年(1954-2004)纪念特刊》,页17。

20 冯俊水《前言》,见《赤道艺术研究会音乐晚会》特刊,页1。

21《南洋商报》,1965年11月13日,页16。

22 同注20,页1。

23《难忘柴船头,心系厦门街——李才茂挚友逝世周年纪念》,爱同校友会出版,页129。

24《爱同校友会民乐队庆祝成立五十周年(1954-2004)纪念特刊》,页31。

25 同注8,页18。

26《南洋商报》,1966年6月24日,页14。

27《南洋商报》,1966年7月24日,页11。

28《南洋商报》,1970年3月5日,页8。

29《南洋商报》,1974年1月11日,页24。

30 1958年展览画册中的油画《肖像》(页15),应是蔡名智的作品。

31《南洋商报》,1960年2月8日,页5。

32 The Singapore Free Press,1960年2月9日,页3。

33《南洋商报》,1965年1月7日,页13。

34《南洋商报》,1966年10月24日,页3。读者也可参见林清如《为了那消逝的记忆,从死难人民纪念碑列为国家古迹谈起》,见《怡和世纪》第20期,2013年6月-9月,页4-7。

Comments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