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涛篆刻书画会任重道远
啸涛篆刻书画会成立于1971年,迄今53年,目前有会员110名,是本地20多个画会中较活跃的一个。
翻开啸涛出版的第一届美展特刊,12个创会年轻人的肖像一起涌现,背页则是五位书画界前辈在给他们撑腰:施香沱、陈宗瑞、陈人浩、黄葆芳和黄载灵。
这本 1971年出版的特刊,除了封面和篆刻作品呈鲜红色,其他彩墨画都只以黑白呈献,文字也排得密密麻麻,还有18页大小广告,最后一页是乐捐芳名表:有一人乐捐20元,属最高捐款额;另有44人捐一元。
可以想象当年文化艺术团体的生存环境是多么恶劣,可是仍有一群群初生之犊,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出钱出力,只为了创造一个可供“长期磨练、切磋和摸索、探讨的据点”,并致力于培养艺术人才。
不晓得当年那几位顾问,对啸涛篆刻书画会的成立曾抱有多大期望?
要建立一支脚踏实地的艺术队伍
回顾啸涛的发展,那确是一步一脚印走过来的。他们每年都举行一至两次画展,每月都举行会员雅聚,大家拿出作品在会上互相切磋,并聆听前辈书画家指点。此外,还安排写生、讲座和出国展览。画会是迟至2021年才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
会员中已有三人获颁本地文化界最高荣誉的新加坡国家文化奖,一人得青年艺术家奖,并有多人荣获各种书画比赛大奖,如大华银行绘画比赛、陈之初博士美术奖、义安特选卓越艺术家奖等;此外也有多位会员受邀到中台香港日本和英国等地参加画展。
啸涛成立54年来有三位会长,即:陈建坡、曾纪策和郑木彰。在他们带领下,这个纯美术业余团体,不追求表面的庞大,而是要求入会的会员都对美术艺术真正喜好,不好高骛远,不寻求捷径,尽心学习,努力创作。
见证啸涛历史的荣誉会长曾纪策说:“从一开始,我们就不急于扩大队伍,我们只想在能力范围内吸收新会员,这样,我们便有可能建立一支实事求是、坚持学习和力求进步的艺术队伍。”
现任会长郑木彰补充说:“吸收新血,培养后进,仍是啸涛的存在意义。”
他指出,啸涛每个月举行的雅集欢迎非会员参加。有意加入啸涛者,除对书画印具真诚热爱,作品达一定水平,还须得一位会员推荐,并交上二至五件作品供鉴定。经我会资深会员组成的评委审查后,如评估条件合格,他们便可成为会员。
曾先生说:“我们向来很重视会员的人品,假使一个人私心太重,便不适合留在团体,否则将不利于建立融洽相处的气氛。”
他回忆啸涛几十年来也曾遭遇不少困难,只是在大家的齐心协作下都能一一克服。
鼓励会员立足本土开拓新画风
郑木彰会长指出,画会要持续壮大,需要有新会员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加入,此外,创作还需要与时俱进,立足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
郑先生透露,他在南洋艺术学院修完美术课程后,1997年曾到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一年水墨画课程,在那里他不只提升了绘画技巧,也对创作方向有了较大的领悟。
“我参观了美院成立60周年大展,发现新一代画家包括中青年老师的作品,比起老一辈著名画家的作品,更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鸣。很多老一辈画家的选材都比较传统,相比之下,敢于探索新题材的年轻一辈画家的作品,显得更有活力和感染力。”
显然,这样的认识,对他之后的创作很有启发性:“我与其画梅花不如画芭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审美观自然有异。假使不寻求创新和变化,我感觉绘画的道路会越走越窄。”
郑木彰
1992年,郑木彰19岁那年,从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北干那那来新加坡报读南洋艺术学院。1995年毕业。毕业后由老师陈建坡推荐入会。
“毕业就是失业。当时生活不稳定,有一度,我储蓄银行的存款只有200多元。后来,我租了一个小房间作画室,为了糊口,也开办儿童绘画班。后来有画廊邀我合作,收入增加,便少教课以至最终停课。”
他引述陈建坡老师当年的警句:“在商业社会,只有像我们这样执着的笨人才会留下来搞艺术。艺术家要能出人头地,除了天份和努力外,还得遇上机会。然而,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有志者如能坚持做好艺术,曙光就在前头。”
郑木彰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绩,30岁时得以成为专业画家。2000及2003年,两度获得大华银行绘画比赛中国画首奖。2002年,获颁青年艺术家奖。
陈晓薇
年轻的啸涛副会长陈晓薇说,她还在寻找自己的创作方向。
“我喜欢篆刻、水墨画和书法,目前还在不断探索能感动自己的东西。艺术应自由发展,不受限制。画家应互相尊重,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对于别人的批评要能包容。
“我们不愿意活在前人的阴影中,便需创作新的东西。”她认为自己的画风一直在改变,目前仍在建立自信中。
陈晓薇小学一年级便师从野马哈美术班的吴秋来老师习画。念中一时参加海南会馆水墨画班,拜曾纪策为师。中学参加德明政府中学美术学会,画素描和工笔画。初院专心习书法。为了加强自己的中华文化修养,大学选择攻读中文系。大学毕业后还去报读拉萨尔艺术学院四年文凭班,考获纯美术荣誉学士学位,目前在淡马锡理工学院当兼职讲师。
陈女士曾获多个奖项,包括2014年啸涛杰出艺术奖、2007年 Winston Oh Travel 奖、2006年张荔英艺术奖学金及2003年陈之初博士卓越艺术奖。她还多次参加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和英国的集体美展。
她说:“2012年,曾纪策老师来电话邀我参加啸涛,入会后便当选英文秘书,目前是副会长。”
曾纪策
荣誉会长曾纪策说,时光不饶人,当年的12位创会会员,今天还留在画会的只有他和李福茂。
“值得欣慰的是,啸涛的领导班子几年前已顺利地由年轻一代接手。”
曾先生1970年毕业于南洋美专。1982至1990年任南洋艺术学院彩墨画班讲师。历年来参与画会联展,担任美术评委。1975及1982年,获新加坡文化部举办国庆美展优秀奖。1980年受国家博物院邀请于博物院画廊举行个人篆刻示范及展览。1994年在新加坡文物馆举行个人书法篆刻展。最近的一次个展,是2017年举行的“从吾所好50年——曾纪策书画篆刻展”。
曾纪策书画篆刻三艺兼通,画笔下的写意花鸟、热带瓜果有自己的恬淡风格。另一方面,他也凭借厚实的篆刻基础,为书画章法寻求更多变化,持续提升创作境界。
他认为水墨画的传承与发扬,是在继承传统技巧的同时,探寻新的创作方法和发掘新的题材。不过,艺术创作怎样变仍不可废弃传统精神及民族精神。他同意篆刻研究者的一个观察:
古人的印有笔有墨,今人的印只剩下刀与石。因此,他勉励篆刻书画的学习者,不可忽视三者之间的共生关系。
他也指出:“创作要认真、踏实、接地气。有创意的大师,作品都具有时代感、地域特色及个人风格。”
年届古稀的曾先生欣然曰:“晚年最好的消遣便是陶醉于书画中,山水花鸟人物存心,思想不受约束,写意也写情。”
人才辈出
啸涛篆刻书画会从2016年起,除2020及2021年,每年都出版一本画报,主要介绍会员及他们的作品,包括:陈建坡、曾纪策、杨慧萍、许梦丰、何梅田、程儒颖、陈晓薇、卓志豪、张财、赖瑞龙、李福茂、陈信中、胡财和、苏宣石、邓列成、黄淑华、黄云兰、林娜、罗玉伦、尤东暐、黄进福和李巡兴。
作者为本刊编委
林少彬摄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