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黄彬华

日本“少子化”30年 —— 岸田文雄能否挽狂澜?


日本几乎年年发表“少子化问题白皮书”,人口结构依然“老龄化”与“少子化”,但日本儿童笑容依然是人见人爱。(资料来源:日本内阁府)


2023年2月28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了《2022年人口动态统计速报》,其中显示2022年新生婴儿总数为79.97万人,较上一年又减少了4.3万人,降幅由2021年的3.4%提升至5.1%。这是自1899年日本有统计数据以来,新生婴孩数量首次跌破80万人,创历史最低纪录,且是连续7年在减少。


2017年,日本国家人口和社会保障研究所一项研究曾经预测,到2033年出生人数(包括在日外国人的出生人数)将降至80万以下。此次出生人口的急速下降,却比之前的预测还早了11年。这是一个重大警讯。


这个国家将会消失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2月份视频演讲中曾经说,日本的少子化问题,“已处于能否维持社会功能的边缘”。而其首相府顾问森雅子更直接表示,“如此继续发展下去,这个国家将会消失……人口不是在逐渐下降,而是在垂直下落。垂直下落意味着,现在出生的孩子将被扔进一个扭曲、萎缩、无法运转的社会。”


她还说,“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社会保障体系将崩溃,工业和经济实力将下降,日本自卫队也将招不到足够兵员。”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便已进入“少子化时代”,如今,问题变得越发严重。在“少子化”与人口“老龄化”的叠加影响之下,一些日本企业已经感受到了越来越难招聘到年轻员工的困境。


“少子化”叠加“老龄化”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日本2 0 2 2年死亡人数为158.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约13万人,为二战后的最高数值。即2022年死亡人数的上升速度,已从2021年的4.9%跃升至8.9%,突出了人口老龄化和疫情严重带来的重大影响。


除了人口变化的惯性,厚生劳动省的调查还显示,抚养孩子的高成本,包括教育费用的高涨,给年轻夫妇带来了重大生活压力,这些都是加剧出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2022年日本78.2万人的自然下降(总死亡人数减去总出生人数)也更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经过30年的不断折腾,日本出生人口又不断下降,现在已成为一个老生常谈。过去,日本虽然出台过以鼓励生育为目标的家庭发展计划或政策,但都收效甚微。显然,这与当前日本青年的婚姻和生育观念在转变有关,即流行所谓“不婚、不育、不买房”的“低欲望社会”现象相吻合,甚至变本加厉。


老龄化最严重国家


日本原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29%,与此同时,日本劳动人口的年龄和育龄妇女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老化,使得处于生育旺盛期的人口占比越来越小,这就必然会带来出生人口减少的现象。


近期,日本高层注意到这一现象,也认识到出生率的快速下降,正使日本社会濒临失去其社会功能的危机。为了扭转低迷的出生率,日本政府也曾表示,要力争实现“非比寻常的少子化对策”,其中就强调,须重视儿童和育儿政策,并计划将未来育儿方面的预算增加一倍。


但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一旦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便会加深它所带来的死亡人口的快速增加,以及婚姻生育观念转变所带来的出生人口的快速下降这一状态,也就是人口进入负增长的惯性状态。要重新回到长期的均衡状态,可能需要更长一段时间,这些又对政策的持续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日本出生率的下降也映射到东亚其他地区。一周前,韩国刚宣布该国的新生儿数量在2022年同比下降了4.4%至24.9万。1月份,中国也显示其2022年新生人口总数已跌破1000万,不仅数量低于全年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开始由正转负,全国人口较上一年总数减少了85万。


此外,日本2022年结婚人数虽较2021年有所增加,增数超过5000对,升至约52万对,为3年来的首次增长,其中就有包括因疫情而推迟的新婚夫妇;而离婚人数则为18万对,减少约5000对。


图1:日本几乎年年发表“少子化问题白皮书”,人口结构依然“老龄化”与“少子化”,但日本儿童笑容依然是人见人爱。(资料来源:日本内阁府)

图2:现在日本青年男女流行“不婚、不育、不购房”,成为一个“无欲望社会”,与人无争,如此盛大又热闹的传统婚礼也许会成为历史,但又何妨?(图片源自网络)


知其路径却无方略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原本就是战后日本一个挥之不去的老大问题。战后历届政府,包括自民党与反对党政府,虽然都曾提出各种解救方案,但从结果来看,总是在一场热闹之后,状况依然都只停留在“白皮书”或研究报告之类的层面上。即使现任首相岸田文雄也曾宣称要出台所谓“异次元对策”,但最后很可能只沦为多提出几套“无欲望社会”问题的报告或描述而已,结果依然于事无补。


简而言之,只要日本青年的不婚、不育、无为姿态不改,“国难”不仅会在日本蔓延,还可能加速日本社会从兴旺走向萎缩,甚至走向衰败的地步。


虽然日本已经推出几套少子化问题白皮书,也有人为日本的少子化根源梳理出一些路径,但就是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案。比如:


一、日本经济发展变化带来结婚观念的变化。1964年被称为日本战后经济“复兴元年”。日本曾一度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日本下滑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个位置也保持近12年之久,这种将近60年位居世界前列的社会经济,让日本社会的生活方便程度有了火箭冲天般的进步,但凭借结婚,找一个人来伺候“过日子”的事情,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强势的经济,虽催发着家庭生活,从电动化走向自动化,从自动化又走向智能化,从而又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婚姻的意义。


二、日本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带来结婚观念的变化。大约20到30年前,进入日本社会的男青年,第一选择就是成为“公司职员”,日语的所谓“正社员”,或者成为自家事业——“自营业”的继承者。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特别是从1997年开始,企业和机构采用“终身雇佣制”的越来越少,所谓的“年度合同工”——“非正式社员”变得越来越多,手中不再拥有打不破的“铁饭碗”,未来的经济收入随时可能出现破绽,从而彻底打破了男女结婚建立“经济安全心理”的结构,导致男女结婚成家的欲望大幅下降。


三、日本婚姻思维的变化也带来结婚观念的变化。以往,“男婚女嫁”是正常的社会思维,非此,就会在社会乃至家庭中被视为“另类”,成为一种“活不下去”的感觉。现在,到了婚龄的男女,即使直言一生不婚,也不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反而有可能在宽容和包容社会中赢来羡慕的眼光。即使在家中遭到父母的“催婚”、“逼婚”,也不见得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概括地说,日本年轻人的婚姻观正从“晚婚”走向“不婚”。他们可以接受“早恋”,却不愿成为“早婚”,甚至希望慢慢滑入“不婚”的轨道。


日本社会从此衰败起点


日本社会的不婚不育问题,也许就是日本社会从此衰败的起点,或更可能是日本真正变成“小日本”的开始。因为,有人说,50年后日本总人口可能只有6800万,会成为一个不能到处显露锋芒的平庸小国。


而几百年后呢?也许她会回到其原本的“扶桑”或“蓬莱”的美好时代,到时,日本人与琉球人再和平共处,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为原媒体人

Comments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