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吴海凉

替代性人生——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2022年十一月底由微软Open AI开发的智能聊天机器人推出以来,全球轰动至今,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一轮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之所以吸引人们眼球,因它涉及人类存在的切身利益,主要的考量是它可能取代人的谋生职能而成为人的替身,尤其是表现在影响人特有的职业专长、思维语言应用与技艺方面等领域。


这一款最新的聊天机器人从功能操作上看,应属初期第一代产物。有关计算机与人脑对话领域的开发工作,已有一段时日,今天还不是很完善的产品出现后,摆在眼前的问题应是:对话内容看来还是漏洞百出的聊天机器人,其背后操作的深度机器学习模型经改善提升后,会有更聪明的表现和更人性化吗?除了现在大家关心的将代替人类各层次职业(务)等代劳功能外,AI产品会否威胁人类存亡等说法,早就在学界与业界提出讨论,ChatGPT的推出,使这原属学术性的课题变得更具现实意义与迫切性。


聊天思考机器人的“诞生”,到底要证明什么呢?制造它的人类比它聪明,因为发明了会为人类服务的思考机器,还是机器人比人了不起,因为人能做的事,机器人也行,甚至跟人比没两样,以后还可能更优越。问题是,等一天智能机器人比创造它的人更优秀聪慧后,前者会取代后者而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吗?这样的假设,是因为有人工智能科研开发者(例如机器人智能研究院的Steve Omohundro和Eliezer Yudkowsky等)视机器人具备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改善纠正系统在本质上很可怕,可能有对人类带来威胁的危害性。更重要的是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使以往凡事人类必亲力亲为从中感受个中辛酸苦辣的人生体验,此后改由会办事或会分担工作的机器人取代执行,请问,届时若没有了亲力亲为体验生活苦乐的人生,事事由机器人代劳,人类存在的实质意义又何在呢?人不是退化成没感受人生的“废人”了吗?


综观人类文明的进展,从蛮荒进展到农业社会,耗时数万年,从农业到工业社会,也需数千年,从工业社会进入当今信息社会,费时则较短。而当今科技数码化当道的时代,物质生活器物层面的转型更快,只要数年至数十年间,万物改头换面,瞬息间的质变,将无法想象。每次文明的跃进,多少都与技术革新有关,前者往往也引进社会与商业或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技术既有所予,肯定也有所取,好坏不一定能两全其美。事实上科技造就奇迹越多,正负面的后果可能都更齐备。Al运用不得体可能造成的问题,何尝不是如此。如今天人类本身也可通过所谓生理增强工程(bio-enhancement technology)途径来改造自己成为更长命或不死的“超人”(transhuman)。人若长命不死,不一定完美,也一样会造成很多经济人伦等方面的新问题。


我2022年十一月出版的新书《边界上人类的呜咽》,基本是探讨人工智能产品特别是机器人的出现,是否有一天会挑战人类的生存的课题。我赞同第一代计算机专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和他的同道数学家杰克古德(IJ Good)等人所谓的“智力爆炸”论(Intelligence Explosion),认为AI研究的最终后果会导致智力爆炸,目前研发中的一般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产品有可能提升到超智能(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水平。我也认同计算机专家文奇(Venor Vinge)和谷歌技术总监库兹尔(Ray Kurzweil)等人的说法,预言AI 研究会在本世纪中叶的2045年左右出现突破性的“技术奇点”(奇点是指机器比人更厉害日子的到来),到时会有很多现在看来不可能和不可想象的事,变成可能的可怕事实。


现在的核心问题应是,智能机器人若取代了人类传统上专业(白领)与非专业(蓝领)各层次的工作后,届时会不会出现当代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里(Yuval Noah Harari)所预言的八成人类将成为无用阶级(useless class)导致失业的处境?这八成主动或被动丢失了谋生技能,生活与生命的实际体验被机器人取代的人群,失业后他们要靠什么过日子呢?如何再训练这八成庞大又无可奈何的人群,使他们再成为有用有谋生力并能和智能机器人共存一较长短的社群,不但是经济学更是人类学前此未有的全新挑战。我又想,这一切后果是人类自作自受还是另有新玄机,我心中暂时没有扎实或更好的答案。


不光是人,冷冰冰没有体温的机器也会思考,这是科技也是人类发明的最大发现,结局是喜是忧,目前我不知道,但的确是很担忧。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Comments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