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郭振羽

新加坡传播教育:从播种到成荫(中)

杏坛听雨(五)


文:郭振羽



篇首语:

1973年我应聘到新加坡大学任教,之后先后任职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跃社科大学。回顾迄今46年的学术生涯,自觉很幸运,一直有机会开拓学术园地,从垦荒、破土,到播种、灌溉,最后还能和一批一起出汗出力的朋友,收获丰硕的果实。人生有此机遇,不能不感恩。感恩之余,老园丁“鬓已星星也”,是到了安坐杏坛、置身学园绿荫下听雨的时候了。

从肯特岗到云南园


1992年6月我和詹道存校长见了面,接受了他的邀请,加盟成立才满一年的南洋理工大学(当时简称“理大”,1995年前后,采老南洋大学旧名,简称“南大”),创建新加坡的第一所传播学院。学校方面行动很快,在6月底便寄来了由校长签名的任命书,内容非常简单:兹任命郭某为传播学院院长,任期于1992年7月1日开始,为期三年。


任命函虽然简单,实际上理大和国大两校有关部门已经进行了多次协调和筹划,对未来三年两校传播课程的发展,有了全面的安排。而我个人被放置在轴心位置,参与一项非常特殊情况下的非常安排。


首先是国大的大众传播系(Department)改名为大众传播课程(Programme),我继续担任“主任”(director),兼任理大传播学院院长。同时,原来在国大任教的讲师,都改聘为理大讲师,但继续在国大任教。两校课程,从1992年开始,逐年从国大转移到理大:(1)1992年:国大按原计划招收大众传播课程第二届新生,在国大上课;(2)1993年,国大停止招收新生;理大开始传播学院课程,招收第一届新生100名;(3)1994年,国大第一届大众传播课程(当时为三年制)学生毕业,部分优秀毕业生继续“荣誉班”课程,到理大云南园上课,完成国大荣誉学位:(4)1995年,国大第二届(最后一届)学生毕业,荣誉班到云南园校园上课。国大(肯特岗校园)停止大众传播课程。


从1992年理大成立传播学院,到1995/96年国大大众传播课程光荣撤出肯特岗,走入历史,是为时四年的过渡时期,牵涉到两个大学,前后两校四届300多名学生,10多位教师,还有我这个奔波于肯特岗和云南园之间的院长兼主任。回想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如我所说,这是非常情况下的非常安排。也只有新加坡的独特环境,在教育部的全面支持之下,各方充分合作,可以容许如此安排,安然顺利完成“无缝”的过渡。


在这4年期间,我身兼两校二职(只拿一份薪水!),通常是上午到国大,下午到理大。这期间,工作量和工作重点,逐渐由肯特岗转到云南园。到了1995年,我在国大虽然还是兼任课程主任,最后一班国大大众传播课程荣誉班学生都在云南园上课,第二年即将毕业,我也完成了在国大的任务。这些年,我的本职还留在国大社会系。4年过去了,我也需要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做个决定:依照当年的安排,我可以选择回到社会系老巢,也可以选择辞离老东家国大,正式转到南大,继续负责传播学院。


从1992年筹建新院,到1995/96年,历时5年,南大传播学院已经招收了四届学生,有500多名学生,聘请了20多位讲师;耗资2千2百60万新币的学院大楼刚刚完工启用;1997年第一届毕业生即将进入职场。简单说起来,新南大传播学院经过5年的经营发展,经过一批创院同仁和早期学生的努力,正是到了蓄势待发的时候。这一片新开辟的园地,经过拓土,播种,施肥,成长,眼看就要开花结果了。我这个园丁应该留下来尝尝果子的滋味。


去觐见国大林彬校长,向他报告情况,以及我转去南大的心愿——我想这决定也是他(以及詹道存校长)的意料中事。具体的安排是将我的职位由国大转换(transfer)到南大——所以从技术层面而言(technically),我并没有辞职,只是转聘到南大。因为如此,我在南大的年资是从1973年算起,2003年还曾在南大获颁30年长期服务奖。据说我是两校间唯一受此殊荣的员工。(其他还拿到长期服务奖的是从老南大开始,继续在南洋理工学院到南洋理工大学服务的老南大职工。)


我于1973年到当年的新加坡大学社会系任教,开始我在新加坡的学术生涯;到1996年正式离开国大,历时23年。纯就学术研究而言,虽然谈不上有何成就,回想起来,还是我最努力学习、努力教学、努力研究并发表论文的一段时期。对国大,我心存感激。


1996年告别国大,不是我学术生涯的结束,而是再度出发,开辟另一片园地。


搬进老行政大楼


1992年7月1日我就任南洋理工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除了一纸公告,没有就职典礼,没有鲜花,更没有鞭炮,匆匆上任,连个办公室都没有,一切从零开始,就是个“光棍院长”。


所谓筹备,就是这么开始的。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院的工作地点和空间。——就算是个光棍院长,也要有个办公室!


依照大学根据教育部体制下设定的建院计划,新学院要建立一栋学院大楼。大楼的空间面积、设备预算等等,都要依据预定学生和教师人数设定。而具体计划,可是要等学院提出,由教育部批准执行的。换言之,我们最快在1992年提出计划书,经过批准执行,开始破土动工,预计到1996年才能完工启用。在这之前,传播学院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作为办公室、研究室和教学课室(包括新闻编采和广播电视教学)之用。

南洋理工大学 华裔馆 传播学院(1992 - 1996)临时院址


在考虑了校园现有空间之后,我们很幸运拿到了原有的老南大行政大楼(东边半座楼)作为传播学院临时院址。这座建筑物也就是现在的“华裔馆”,已经列为国家保护建筑。大楼完工于1955年,是老南大校园最早完成的建筑之一,也是南大最重要的地标,老南大学生昵称为“天安门”,原是图书馆,后来改为行政大楼。1980年代,新的行政大楼完工之后,这座老楼还没有分配给特定单位使用。


我们在1992年搬进这座大楼,1996年迁出,前后4年。第一二届学生就在那座楼里,发行了校园报纸Nanyang Chronicle(《南洋纪事报》),也在那里开始学习电视制作。为了赶工作进度,他们也学会了在大楼里的小阁楼,熬夜通宵工作,尝试作为“媒体人”的滋味。

《南洋纪事报》中文版页“南苑”二字是潘受先生的建议和题字;

《南洋纪事报》创刊号1994.08



纳丹总统亲来函嘉奖《南洋纪事报》表现出色 1999.10.30


而我自己,很荣幸的搬进原来的校长室作为院长办公室,开始安定下来。(老行政大楼因为多年没有充分使用,刚搬进去时传出了一些“子不语”的传说。我只能说,早期清理时,鼠蛇之辈出没偶尔有之,至于怪力乱神的“异象”,那是全凭想象了。)


具前瞻性的课程设计


创立新院,第一个考虑是课程设计。传播学院是1991年南洋理工大学成立之后的第一所新学院。此段时间,学校正开始由理工学院转型为理工大学,因之,传播学院的课程设计也特别带有前瞻性的任务取向。事实上,在1990年代,新加坡大学教育制度已经开始从英国制转向美国制,只是制度层面的积习已久,盘根错节,改革不易,转型亦难。当时国大文学院已经开始计划将实施已久的英制“学年制”改为美制的“学分制”;当时我也参加筹划,但多次开会,却难以定案。新南大作为一个新制大学,便可以大胆采用美制,也借以和国大有所区分。(譬如“校长”称为President,而不用英制的Vice Chancellor;“学院”称为School和College,而不称为Faculty。)


在此背景下,新南大原已决定在1994年开始转型采用学分制。正在此时,新成立的传播学院在1992年完成课程设计,在校方支持下,决定在1993学年(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就让第一届新生入学就采用学分制,是两所大学中首采学分制的白老鼠,也是领头羊。


此后不过几年时间,国大理大都完成了(离英趋美的)制度转型。这片新局面,如今视为当然,在当时却是革命性的。传播学院作为领头羊,因为是从头开始,规模又小,执行起来干净利落。这个新学院规模虽然小,给人的印象却是既有前瞻又能创新,敢于开风气之先。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们主要的参照对象一是北美洲(美加)的传播院校,我们要赶得上世界潮流;二是亚洲各国现况,是未来合作和竞争的对象。同时,我们有自己的特色,也要建立适合新加坡的课程体制。


当初教育部决定将传播学院由国大转到新南大,其中一个原因,是将此学科归类为“专业课程”(professional courses),一如那时新南大的其他新学院,如会计和教育等,以训练专业工作者为主要目的。这一点,我和我的同仁并不完全认同;我们认为传播学,除了有专业的要求,本质上属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范畴,而这三者(专业加人文和社会)的结合,也可说是这门学科最吸引人的地方。


在此考量下,我们特别重视通识教育,在课程中大胆加强了对人文与社会学科的要求。除了必修的传播学专业课程外,还列出“基础课程”:一年级必修新加坡社会,要选修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二年级选修:思辨与创意、科技与社会、科学哲学观等。我们很肯定这是现代社会和现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人文素养;也是担任传播专业人士应该有的基本知识。

设计课程虽然容易,在实际操作上却面对不少难题。当初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人文社会基本课程竟然是这所理工大学从来没有教授过的科目,在大学里找不到合格的教师。解决办法一是由本学院老师依个人兴趣和专长教授这类课程,二是聘任兼任老师。这个基本难题,要到10年之后,南大再次扩大,成立了人文与社会科学院,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科大学,才得到彻底解决。那是新世纪2003年之后的“近代史”了。


传播学院的另外一个创举,是提供中文课程。


多年来我和本地新闻传播界接触相当频密,很了解本地华文媒体人才断层问题。在和詹道存校长讨论后,他同意在课程中加入中文新闻编采课程,由二年级起到第四年,每学年都有一门中文选修课。由于语言问题极其敏感(“为什么没有马来文和淡米尔文新闻写作课程?”)此案必须由校长特准。而詹校长有此担当,慨然批准,让我敬佩。


传播学院的中文新闻编采课程,早期培养了一批双语的传播专业人才,服务于华文媒体。不过进入新世纪之后,2004年,南大成立中文系,传播学院完成历史使命,多次修改课程,如今已经告别华文了。


纵观各地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史,绝大部分都是先成立新闻系,然后扩大成为大众传播系,或传播学院。也有少数坚持老招牌,如美国密苏里大学密苏里新闻学院(成立于1908,公认是世界第一所新闻学院),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研究所。在1990年代,新闻传播教育究竟是应该定位为“新闻”,还是“传播”?还有人争辩不已。


南大成立传播学院,原是建校蓝图的一部分,同时原来国大的课程,也是大众传播。成立传播学院,天经地义,毋须争辩。我们的设计,是一开始便成立学院,提供四年制课程,直攻荣誉学位。学院下设4系:新闻出版系、广播电视系、广告公关系和传播研究系。以上四系中的“传播研究”是一般传播学院所无,也可说是南大课程的一大特色。这一方面反映我们对学术研究的重视,另一方面是我们注意到传媒内容和“受众”(audience)研究分析日益重要。我们的本科毕业生,经常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成绩斐然,让各国各地学者为之侧目。南大传播学院的国际名声,学术地位,不是虚来的。


依我们的设计,第一、二学年是共同科目,第三学年开始分系,并鼓励学生出国为交换学生,四年级上学期到媒体或相关机构实习。毕业后授予传播学学士学位。我们的构想是视“传播”为一整体范畴,而不强调各系专业的差异;鼓励学生跨系选课,跨系合作。事实上,我们分析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发现虽然第一个工作通常和本系的专长有关(如新闻系入行报社,广电系进电视台),三五年后却常常转到其他传播相关行业,如公关、广告等等。新世纪现代人要随时准备面对被颠覆的传统职业结构,要能适应环境,转换跑道,甚至于创新创业。


作为一个全新的学院,招收学生当然是一大挑战。幸运的是,从1980年代开始,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已是社会共识。政府方面也正在努力推动新加坡为亚太地区媒体中心。重要国际媒体集团,包括CNBC、Discovery、Bloomberg、路透社等,正陆续在新加坡建立据点。社会大众对于大学的传播课程,可说是期待已久。1992推出的国大课程原已大受欢迎,1994年新南大的新学院,推出四年制荣誉班制课程,招生开始后,反应热烈。在招生活动中,除了介绍课程内容之外,我们特别强调除了学业成绩之外,我们要求传播学院的学生要有创意,要敢于创新,不在乎工作不定时,敢“不按牌理出牌”(thinkingoutofbox)。“要赚钱的话,可以去念法律,读会计。要不在乎不赚钱,不在乎工作日夜颠倒,欢迎到传播学院来。”据说那时在初级学院学生之间口耳相传的说法是:你成绩这么好,又有创意,应该去念传播!


当年两所大学联合招生,根据学生成绩和填写的志愿,分配院系。传播学院另外还加一项“面试”的要求。(多年来,大学招生要求面试的只有国大的医学院和法学院,都是最“红”的学院。如今加上南大的传播学院,大大提高了学院的形象和地位。)1993年第一届招生,有超过1000新生选传播学为第一或第二志愿,争取100个名额。十中选一,我们很幸运的招收到一批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共同开拓这片新园地。


我多年来在不同的场合都说过,只要收到好学生,当老师的其实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足够的阳光,他们自然会成长,茁壮成材。


1993年录取的100名新生,结果有96人报到入学,另外四人出国留学去了。


发行《南洋纪事报》


开学后成立学生会,邀请校长训话。詹校长鼓励有加,也对他们提出一个挑战。他说他始终认为一流的大学都有一份出色的学生报。现在我们有了传播学院,他期望第二年就能看到这份学生主办的校园报纸。我们这批不知天高地厚的初生之犊,刚上一年级不过几个星期,根本不知道新闻编采(那是二年级的课程)为何物,面对校长的挑战,敢敢就答应了下来。


我这院长坐在旁边,虽知道任务艰巨,也只能硬着头皮,承担下来。我能够争取到的,是要求校长另拨10万元经费,添加设备,资助出版。同时也要求校方赋予这个学生报最大的自由度,让他们学习为报纸的内容负责。


第二年1994年8月,校园报纸Nanyang Chronicle(南洋纪事报)创刊,最初是月刊,后来改为双周刊。工作人员从主编到记者都是全职学生。经常看到他们在学院里,为了赶“死线”(deadline,截稿时间)忙得人仰马翻,却又乐此不疲,蛮有点新闻工作者的架势了。


一年之后《南洋纪事报》增添两页中文版(后来加到4页),成为双语双周刊。为了这两页中文版面,我特别去拜访国宝级书法家潘受老先生(曾任老南大秘书长多年,老南大校友尊之为大家长)。老人为中文版取名“南苑”,还惠赐墨宝,为刊头题字。


《南洋纪事报》创刊至今25年。除了在校园发行之外,也分赠相关机构单位。报界反应不错,时而还有独家新闻为传统报纸所采用,甚至还曾得到纳丹总统的嘉奖鼓励。


行笔至此,忽然想起,我担任院长期间,依法登记为学生报《南洋纪事报》发行人,前后10年,对报纸负全责。身为新闻系本科毕业生,原来我还真有过一段“报人”身份,不可不记。


作者为南洋理工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新跃社科大学学术顾问


附录

南洋理工大学传播学院大事记(1992-2003)

1992 成立传播学院,郭振羽就任第一任院长

1993 第一届学生97人入学

1994 校园学生报Nanyang Chronicle(南洋纪事报)创刊

1995 筹款450万新元,成立“黄金辉教授讲座”

1996 迁入新完工传播学院大楼耗资2260万新元

1997 第一届毕业生毕业

1998 汪炳华就任副院长

1999 邵氏基金捐款6百万新元成立“邵氏基金教授讲座”

2000 和“亚洲传播信息中心”(AMIC)合办2000年“国际媒体研究学会”(IAMCR)年会

2001 学院增加Division of Information Studies(信息学系),颁授信息学硕士学位

2002 改名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传播与信息学院)

2003 汪炳华就任第二任院长

Comments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