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黄今英

泛马学联与马来亚学生报


泛马学生联合会(泛马学联PMSF)是1950年代新马两地大专学府的学生团体,由当时的新加坡马大学生会、吉隆坡工艺学院和沙登农学院学生所组成。那是反殖民地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新马两地学生界感觉到有在马来亚设立一个全国性学生组织的需要,不过这样的计划直到1951年才由马大学生会提出来,1952年10月举行了一个初步会议,到了1953年3月23日,泛马学联在马来亚大学正式举行成立大会。


马来亚大学,是1949年由爱德华七世医学院(King Edward VII College of Medicine,1905年建校)和莱佛士书院(Raffles College,1929年建校)两个在新加坡的院校合并而成的大学,是当时新马两地唯一的大学。十年后(1959年1月15日),马大为适应迅速的发展,设立两个行政自主的校区,一个仍在新加坡,另一个设在吉隆坡。1962年两个校区正式拆分为两所大学;在吉隆坡的大学沿用原来校名,在新加坡则改名为新加坡大学(即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前身)。泛马学联筹划与成立当时的马大与马大学生会,指的是在新加坡的大学及其学生会。


泛马学联的宗旨和组织架构


根据章程,泛马学联的宗旨是:


一、作为全马学生的代表机构。

二、作为联系全马学生组织的机构。

三、增进全马学生的友谊。

四、为全马学生争取最好的生活条件及维持健康的设备。

五、增进学生对于马来亚文化的认识,其中包括华、巫、印各族的文化。

六、为所有学生争取教育的便利,不分性别、经济情况、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肤色或种族。

七、为实现马来亚全国性的教育而努力工作。

八、为一个马来亚国的建立及进步而努力工作。

九、在国际事务中代表马来亚学生发言,并与其他国家的学生团体及国际性的学生组织联络。

十、增强马来亚各个教育机构的学生组织。


创立初期,泛马学联为巩固实现这些宗旨和目的的基础,理事会在1953年至1954年这一段时期侧重于做好各单位成员的内部联系与团结,没有什么重大的对外工作。1955年正月29、30日两天,学联在吉隆坡工艺学院举行第二届常年代表大会。马来亚多间中学与全星华文中学生也派出观察团出席会议。此后,学联的会务便积极展开,有了重要的活动。是届的执行委员会成员是:


会长:欧芝丹(P Oorjitham)

代理会长:梅约(P D Mayo)

副会长(地方):蒂凡(P V Thevan)

副会长(外交):基尔(S S Gill)

副会长(文化及体育):林文双

文书正:李和源

文书(地方):许添喜

文书副(行政):胡新(Hussien bin Abdul Ghani)

文书副(支部):胡金迷

财政:克替普(Gurdip Singh Dhillon)

宣传正:林少明

宣传副:陈蒙鹤

助理文书:蔡瑞金、李瑞雄


学联出版的学生报及我介入编务的经过


第二届代表大会有一个议决案,提出出版一份多种语文的定期刊物,以作为一种马来亚各民族青年学生合作的媒介,这份刊物应欢迎每一位学生投稿。


亚学生报》(Malayan Student)。为了出版学生报的中文版,在学联负责出版事务的陈蒙鹤和林使宾(林爱柏)到华文中学来找人协助编务工作,于是由我联同张少军、林廷高、林德来、刘祺生几位华中同学,组成了这份学生报中文版的编辑部。


报纸的编辑部设在欧南路中央医院楼群内的马大医学院,马大学生会一座小平屋的房间,窗外下望是医学院的球场草地,环境清静凉爽。


每天下午一时正放学钟声一响,我们几位同学便到华中的”小南天”食堂草草用过午餐,然后走下山岗在武吉知马路旁乘搭绿色巴士到奎因街总站,再改搭福利3号路线的巴士到欧南路,沿着医院小路到编辑部”上班”,直到傍晚五六时”下班”。


我们这种另类的”半工半读”生活持续了一年,从报纸创刊到停刊。这里所谓”半工”,其实纯粹是”义工”。这种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大概只有血气方刚的青年学子才会有的傻劲。而且是全心全意地工作,只有乐趣,不觉辛苦。


某日,林使宾带了两位南大同学到编辑部来和我们会面,他们是叶迎章和张清江,说是请他们来协助撰写社论和做些翻译。以后他们便不时提供稿件,但报纸的一些社论还是由林使宾自己来执笔。


学生报除了社论,主要有报道各地学生活动的新闻,分刊于”国际版”和”马来亚版”。还有副刊如”学习与生活”、”赤道上”、”读者园地”等供同学们发表作品。另外还有一些专论和特写。


《马来亚学生报》在1955年11月9日创刊,新加坡教育部长周瑞麒在创刊号上写了序言。接下来每个月9日定期出版,到1956年10月9日,共出版11期,刚好满一年。原准备出版一周年特刊,可是当时政局大变动,所有进步刊物都被封禁,学生报也就不能继续出版了。


两个重点报道:泛马文化节和亚非学生会议


泛马学联于1955年12月20日至22日,一连3天在吉隆坡举办”泛马文化节”。这个历史性的盛会,让马来亚各地的学生有机会集中到吉隆坡,呈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节委员会的负责人是马大陈承发(主席),吉隆坡工艺学院学生会主席陈春风,农学院学生会主席许添喜,还有林爱柏和宁甘等。


为了组织星洲各民族同学到吉隆坡出席文化节,学联特地包了马来亚火车的3个车厢浩浩荡荡北上,记得学联执委陈蒙鹤大姐,当天兴致高昂地来回于3个车厢之间,与我们这些小弟妹玩着各种游戏,她那灿烂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


做为泛马学联的机关报,《马来亚学生报》特派数名记者出席文化节,详细报道各种活动,各地的通讯员也参与其盛。在1956年1月9日出版的第三期,增辟两版专刊文化节的新闻及特写,图文并茂。


文化节的工艺品展览会在12月19日下午二时开幕,中华大会堂一时情况非常炽热,各民族同学聚集在一起。在马来亚联合邦教育部长押都拉昔和新加坡教育部长周瑞麒抵步后,开幕礼即告开始。


首由泛马学联主席欧芝丹致词,略谓文化节的举行在当地还是第一次,其目的在训练学生的办事能力,让学生交换学识经验,并促进文化交流。继由两位教育部长致词,接着展览会便正式开放予各界人士参观。


工艺品展览会的作品多达两千余件,包括各民族学校的作品,手工、油画、漫画、刺绣、照片、标本等皆有。马来同学的手工艺作品多是锯木手工,锯制精美的马来宫殿和浮脚楼住宅,也展示了不少刺绣作品。英校同学的作品,大部分是图案画,也有一些藤制篮子的手工艺作品。


华校同学的作品多样性与现实性兼具,其中以几幅大油画最受称赞,因其内容现实,技巧纯熟。其中一幅是蔡名智的”马来亚史诗”,画面上是一个暴风雨来临前的黄昏,一群学生与工友在草地上,聚精会神地聆听史诗的朗诵。另一幅是郑国伟的”劫余”,反映出小贩们的悲惨遭遇。还有一幅李文苑的”筑路工人”,画着一群赤背的印度工友在烈日下困苦的工作。


这次展览会的作品,使人了解到马来亚文化丰富多彩,以及其光辉灿烂的前景。


文化节邀请了南大先修班、星洲艺术研究会、中学联、小学教师联谊会、南洋美专等到来参加。这些文教团体的代表,乘这个机会到尊孔中学去拜访马来亚教总主席林连玉先生。林先生衣着朴素,谈吐诚恳而大方。


他对我们说:”青年是马来亚前途的保证,青年爱真理,勇于面对现实,我对你们有很大的寄望......”。我们的内心因林先生的鼓舞而像火样的燃烧着,林先生也为我们讲解了许多问题。


详细介绍了泛马文化节的动态之后,学生报接下来要重点报道的另一件学运大事,是1956年5月30日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学生会议。马来亚学生代表团及观察团先于5月25日乘船抵达印尼首都椰加达,当天下午再乘火车到秀丽凉爽的山城万隆。


马来亚学生除了派出一个全国性的代表团出席大会,另有南洋大学的9人观察团和中学联的13人观察团。南大的代表经全校学生总投票,中选的学生代表是:王如明、吴诸庆、林焕文、梁关飞、陈民光、陈蒙志、冯溢华、杨贵谊、杨爱云、潘明智。此10位代表中,推出林焕文为南大出席亚非学生会议的正式代表,其他9人组成观察团。


中学联的13人观察团则由中学联常委会委任各校同学:傅孙民、蔡石君、戴渊、陈国相、杨宝珠、梁阿土、陈远腾、杨美珠、黄琴心、陈子权、曾云英、陈妙华、岑瑞华。


学生报特邀请也是华中及南大同学的陈民光,为读者撰写报道大会盛况的特稿”从星洲到万隆”。


回忆琐记:从跑印务馆到折叠包裹与邮寄


我们的报纸由大坡俊源街的宏艺印刷公司承印,每期稿件拿去排字拼版,我们就要”跑印务馆”了,到那里去做对稿工作。当报纸将要”下车”印刷出报之前,陈蒙鹤和林使宾便带了泛马学联的负责人林少明来看样板,林少明当时就读于马大医学院,后为著名眼科专家。林使宾总是骑着那辆史古特,来去匆匆。


每期报纸出版后,除了销售本地,还分销到马来半岛各州、砂劳越和北婆罗洲(今沙巴)的华文中学。于是就要忙着折叠报纸,加以包裹,然后拿到中央医院出口处对面的四排坡邮政局去寄送。这间邮政局位于新桥路和尼路交界处的三角地带,靠近卫理公会教堂。现已被拆除成为一块荒弃草地,一点痕迹也没有,犹如很多记忆,就这样消失掉了。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Comentários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