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编委会

百年不遇的关节点



当今美国和中国两大超级强国的战略对抗,以及两者经济和科技无可避免的脱钩,正引发一场百年不遇的世界大变局。而2022年在厘岛办的G20峰会,又一次凸显了这个根本性转变的端倪,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世界大变局突出表现为,其一,两大主要经济体的博弈,小国如何自求多福;其二,战争愈演愈烈,通货膨胀加剧,民生维艰;其三,各国纷纷寻求各自合作伙伴,以规划和推行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在错综复杂的世界大变局面前,如何有效应对,如何带领百姓渡过难关,正考验各国政府的智慧和能耐。


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从大变小,从小变强,不能不说有一套非凡的应变和求发展的本事和耐力。人口从不足二百万增加到今天的五百余万,创造的财富更令许多国家羡不已。这一切拜全球化之赐,但是,面对越来越多国家走单边保护主义,通膨或经济萎缩的前景不可低估,迫使一些国家必须自求发展,为世界平添诸多不定因素。


对我国一般子民而言,既要守住安居和职业,也要减轻通膨压力 、维持生活素质。世界大变局对国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譬如,冠病疫苗东西方分道扬镳,对国人的选择和医疗保障,会不会产生迷惑和无所适从呢?还有,我们所使用的手机,有一天会不会就如李显龙总理曾经比喻过的那样,出门时必须带着两部手机:美式5G和中式5G呢?


另一方面,高端产业和新科技,如高铁,无人机,新能源汽车,航天站,等等,要如何正确看待呢?其中有不少新科技,对我国在2030年实现零排放是强有力的利器。


“国土小,人口少”的新加坡,应如何积极有为,在两雄决斗的隙缝间,继续发展小岛的经济?


可以预测,2023年边境重开之后,一些国家的经济有望逐步复苏,甚至起飞。新加坡的关键在于如何比竞争对手飞得高一点,飞得远一点。


想要飞得高飞得远就得仰靠我们的“基础体力”,过去追求的基础是能干的人,干净的水,节能减排的新能源,有效的海港和机场。新一代工业的基础所要追求的是更快的网络,更快的电脑,更大容量的数据库,更有效的新材料,以及懂得这些科技的人才。相信我们的大学和研究院也开始在培养这些人才,不过大学也好研究院也罢,保持多元化的语言生态是我们应该着力的方向。


倘若我们将来希望派出我们的优秀子弟从变局中占上风,他们手上除科科都是A的成绩单之外,还应该为他们配备上什么能胜人一筹的“功夫”呢?答案很显而易见,就是华文。在英文之外,华文在经济科技,国际交往的重要性,已是不争的事实。


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在今年8月提议,新加坡应该成立“特选大学”及“特选理工学府”培养一群以新加坡人为核心的华文精英。这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值得重视。


我国期待从迅速扩展的中国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新加坡的语言生态长期失衡,一时难望改变。因此,着重培养少数华文精英,让他们在不同领域为国建功,以功服人,方为上策。


编委会

Σχόλια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