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许振义

记“闽南文化在新加坡” 国际研讨会


南洋学会会长许振义博士主持对话会


以中华文化为题,我国宗乡会馆举办大型国际研讨会,近年来应该是较为少见的。


六月中旬,新加坡厦门公会主办“闽南文化在新加坡”国际研讨会一开始发票,就出现火爆反应。在会议之前几天,全场五百多张坐席已一票难求,等候名单上的人员逾百;在研讨会开始之后,通过厦门公会和“新加坡眼”网站和社交平台观看直播的,更是累计万人以上。


会后,主办方接到反馈和赞许,其中还不乏希望将来继续举办类似活动的建议,当然,也有对研讨会提出的改进建议。


在研讨会开幕致词中,祖籍福建同安的大会主宾、财政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指出,宗乡会馆在传播文化方面任重道远,他鼓励大家在举办活动时,融入本地色彩,例如新谣、娘惹文化,并且鼓励习惯使用英语的年轻一代共同参与,以他们熟悉的方式,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推广传统文化。


徐芳达强调,维护好文化的根是所有宗乡会馆的使命,这样才能对母族文化有更好、更深的认识,也能加强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


本次研讨会的十名主讲人,半数出自新加坡,三人来自中国大陆,另有各一人来自马来西亚、加拿大。柯木林介绍说,在主讲人方面,主办方着重“老中青”结合。


十名主讲人身份各异,有专家、学者、艺术团体掌门人、还有新媒体文化传播人,主讲的课题有福建历史和文化,有新加坡的闽南学校、传统信仰、福建南音、福建饮食文化、峇峇娘惹文化,以及闽南方言与民俗。


研讨会总策划、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说,相信这是第一次在新加坡主办这样的研讨会,有系统、比较集中地讨论闽南文化的课题。


从宏观历史和文化说起


本次研讨会分上下两场,上半场主要讨论相对宏观的闽南历史和文化,下半场则聚焦语言、民俗、饮食、峇峇娘惹等相对微观的课题,同时也谈厦门公会的历史与演变。


柯木林是上半场第一位主讲人,他的讲题为“我对新加坡闽南文化的认识”。他先从闽南文化的定义和特性说起,认为闽南文化有五个特性,即海洋性(开拓、创造、冒险)、开放性(广阔空间的文化体系)、多元性(闽南语是借用外来语词汇最多的方言之一)、兼容性(本土化)、商业性(闽商精神)。


柯木林接着介绍新加坡传统上的“闽籍概念”,即漳泉文化圈人氏。早年来自漳泉地区的华人,在新加坡闽帮鼻祖薛佛记的领导下,先是建立了恒山亭,后有天福宫,再之后又创立了福建会馆以及其他闽南属地的会馆,如永春会馆、金门会馆、晋江会馆、厦门公会等。


经多年观察,柯木林认为,要成为新加坡华社领导人,必须具备两个先决素质,其一是有钱,其二是舍得出钱,这是由于族群的一切公益善举,皆以他为“缘首”,也是以他所拥有的财富来鉴定的。


柯木林随即从六个层面介绍闽南文化在新加坡的概况——民俗信仰、会馆宗祠、文化教育、闽帮行业、美食文化、峇峇语言。


柯木林总结认为,南来移民从祖居国带来的文化在新加坡萌芽壮大,融入本地文化,成为另一类型的闽南文化;闽南文化不仅是新马中华文化的主流,也是海洋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研究新马华人史,无异于研究闽南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位主讲人吴敏婕,笔名意公子,著名文化传播者,她的讲题是“爱拼才会赢——闽南人的迁徙与发展”。


意公子也是从宏观历史和地理讲起。福建北、西、南三边被雁荡山脉、武夷山脉、玳瑁山脉所挡,东边是大海,素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在农耕时代,易守难攻,是兵家不争之地。


在历史上,从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经历了三次衣冠南渡,中原和江浙富庶地方人氏为了逃避战乱,纷纷南下,有一部分进入福建。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河南光州固始将士及家眷近万人,入闽平乱,这些中原移民及其子孙后来成为闽南漳州及泉州、龙岩和粤东潮汕一带的居民主体;后世尊陈元光为“开漳圣王”。


唐朝灭亡之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其中包括闽王王审知于909年建立的闽国。王审知注重教育,吸纳中原逃离战乱的人才,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使福建的经济和文化得到很大发展。


意公子认为,无论是从中原到闽南的衣冠南渡,或是从闽南下南洋,人类迁徙的历史就是打拼求生存的历史。


她总结说,要有拼搏的精神,爱拼不一定会赢,但爱拼一定不会输。


闽南人的学校与信仰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东南亚华人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员许源泰以“十九世纪新加坡闽南学校”为题,讨论崇文阁和萃英书院的地位与意义。


许源泰说,在新加坡开埠之前,已有马来古兰经学堂,也有不少华人私塾。在开埠之际,牧师弥尔敦(Samuel Milton)在勿拉士巴沙路创办一间学堂,供华族、马来族儿童就读。


后来,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年),祖籍福建永春的马六甲峇峇陈金声(1805-1864年)登高一呼,在新加坡创办第一间闽人义学,即崇文阁。


陈金声以身作则,慷慨捐出叻银八百八十元,他的义举深受当地闽商的支持。当时闽籍富商如洪浚成、黄崇文、章二潮、曾举荐和许丝绵等各捐巨款以响应。陈金声此举共筹得叻银七千五百零四元。陈金声的教育善举,除获得闽籍富商支持外,潮帮领袖佘有进也概捐二百元以襄助。


1854年,陈金声再办学堂,即萃英书院。他办萃英书院与办崇文阁的手法相同,即以身作则,慷慨捐地,充当新义学校址,然后赢得另外十二位富裕闽商的支持,包括著名的华社领袖陈明水,捐得六千三百四十五叻元以供建筑费;除此十二人外,陈金声又向当地闽商和店主筹得三千八百四十八元,充当萃英书院的开办费和维持费。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萃英书院每天有一百名学童上课,学校雇有两名老师负责。


许源泰认为,崇文阁与萃英书院的创办,标志着当时新马地区闽人教育已向前大大跨进一步。毫无疑问,义学比私垫进步,同时教育的收效也比较高。义学雇有较多名老师,可以收容更多的学童,可以按学童不同年龄和程度分班教学。由于义学是公立的,在经济上获得全体闽侨的支持,因此闽帮在办学和管理方面可加以指导和约束。


他总结说,早期新马的闽人义学如崇文阁和萃英书院由于得到新加坡闽帮的支持和监督,学生的成绩优秀。华文报章与清朝驻海峡总领事也参与,鼓励学生争取更佳的成绩,同时也在新马华人社会中制造良好的风气以发展华文教育。


继许源泰之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丁荷生(Kenneth Dean)主讲,讲题是“新加坡的九皇大帝信仰网络”。丁荷生是加拿大人,通晓英语、华语、闽南语方言。由于丁荷生人在国外,因此以播放录像的方式参加研讨会。


丁荷生说,九皇大帝又称九皇爷、九皇,是道教和民间信仰的星宿神明,盛行于新马泰等地,信仰起源不明,有古代帝王、北斗星君、郑成功和天地会等等多种起源说法,众说纷纭。


他说,在新马泰华人聚居的地方,流行“九皇斋”节,活动包括连持九日斋戒,不屠不杀,俗称“九皇斋”。信徒身穿白色素服,祭神祈福,有神明游街、过火炭、过平安桥等仪式。


新加坡的九皇大帝游神过街,保佑合境平安,虽然没有泰国普吉岛盛大祭奠有近两千名乩童神灵附体,以铜钉、铜棒贯穿脸颊展示神威,但全岛十多所九皇大帝庙宇同步进行九天的游神盛宴,也形成庞大的九皇信仰网络,属于宗教、政治和经贸领域的人士都积极参与这个年度盛事,其中意涵非常值得关注和探讨。


闽南人的表演艺术


南音是闽南地区的经典艺术之一。上半场第五位主讲人是湘灵音乐社社长丁宏海。湘灵音乐社是新加坡南音界的代表团体之一,丁宏海自1994年便执掌湘灵至今。


丁宏海以“南音传承点滴谈”为题,回顾湘灵音乐社传承南音、从业余团体转型为具备国际水准的艺术团体的道路,并展望福建南音在新加坡的未来。


他说,新加坡文化奖得主丁马成1977年加入湘灵音乐社;翌年,主办亚细安南乐大会唱,与东南亚各国弦友探讨南音传承的新出路,获得成功。1978年,丁马成开始改革南音,与卓圣翔共同创作了三百多首创新南音,与时代接轨,与时并进。


丁马成也开始培育南音人才,以梨园戏带动年轻人对南音的兴趣,成功吸引一批年轻人前来学习南音。


1992年,年轻社员王碧玉接任为社长,当年年底丁马成病逝。许多人对新班子有误解,后来新班子努力团结老中青三代,同舟共济,并形成以丁宏海、王碧玉为正副社长的班子,逐渐重新步上轨道。


湘灵音乐社随后继续创新,把佛教故事改为大型梨园戏,场场爆满。但是好景不长,2000年至2008年之间,湘灵音乐社培养人才的计划两次受挫。到了2006年,湘灵财务陷入困境,几乎被迫停止教学和演出。之后把部分会所出租,缩减人员开支,在“怕输先生”刘夏宗的帮助下,重新包装南音,终于起死回生,从南音社团逐渐转为专业艺术团体。


之后,湘灵音乐社派年轻人到福建向南音大师蔡维镖学习南音,几年之后终于成才,“湘灵终于自己造血,无须再靠他人输血了”。这批年轻人现在已经是湘灵音乐社的新生代,建立了系统化的艺术管理体制,以现代教学方法培训学徒。


丁宏海说,湘灵以包容创新的姿态,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团体合作,每年都有新作品,包括在中日美法等国演出,例如《启程》《费特儿》《新不了情》等。


闽南人的民俗与方言


上半场研讨会主要谈一些较为宏观的层面,下半场则聚焦较为微观的课题。


陈建存和王依婷谈的主要跟闽南方言有关。陈建存是新加坡福建会馆名誉理事,也是新加坡厦门公会闽南语讲演会顾问。他以“阮的民俗与乡音”为题,介绍新加坡的闽南民俗和方言。


陈建存说,民俗包含华族各主要节庆,展现了人们对生、老、病、死的处理,彰显对生命的珍重,敬天地鬼神。所有的仪式都环绕在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爱拼才会赢的愿景上。


在信仰方面,涵盖了儒、释、道、妈祖崇拜、王爷文化、广泽尊王、开漳圣王、保生大帝等神祗,有些祖籍闽南的峇峇娘惹后裔多保留着大部份华人习俗,同时兼融马来人的生活特色。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习俗也发生变化,融汇外来习俗,删繁就简。


陈建存指出,在新加坡的邻里社区、巴刹、联络所或民众俱乐部、寺庙庵堂、教会,闽南语的应用都相当普遍;建国总理李光耀当年勤学、勤讲闽南语,甚至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的宣布也是以闽南语进行,其他先贤也惯用闽南语,包括陈嘉庚、陈六使、黄奕欢。


陈建存在总结时说,“文化是根,语言是果实”,闽南语作为东南亚强势的华族方言对传承华族文化从不缺席,同时也非常自然融纳当地的马来、印度语言。


他说,历史证明,闽南语可以配合华文华语,进一步扮演传承文化的功能;文化传统有了基础,对学习华文是有利的。这对于以英语成为单一沟通工具的新加坡华人社会尤其如此。


运用新媒体推动闽南方言


22岁的王依婷是本次研讨会最年轻的主讲人,刚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在冠病疫情期间,王依婷2021年5月在TikTok平台上传了一支闽南语短视频之后,一夜爆红,成为众人口中的“福建女孩 Hokkien Girl”“Dageiho Girl”(“大家好”女孩,取自她视频的开场问候语)。


走红之后,不少机构找王依婷合作,制作闽南语短视频,包括公用事业局的节水教育视频、国家环境局呼吁民众减少食物浪费的教育视频,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的文化视频,还有三星平板电脑的广告等。


王依婷的努力带动了一批人,有些人说,因为看了她的视频而想要学习闽南语;有的称受到她的启发,要尝试和自己的外公外婆说方言;还有不少年轻人见贤思齐,开始制作不同类型的方言视频,如潮州方言视频。


她在研讨会上回忆,有个在加拿大留学的17岁厦门籍青年,看了她的闽南语视频之后深有触动而落泪;这是因为他从小就离开厦门,没想到在TikTok上会见到有年轻人会讲家乡话,有家的感觉,十分感动。


王依婷说,不少人对闽南语有误解,以为是粗俗的语言,其实并非如此,她会努力尝试改变这个误解。


她说,很多人期待她能推广闽南语,但她个人时间有限,她建议,懂得闽南语的人可以利用新媒体视频的方式推广闽南语,这对年轻人尤其有效。有些年轻人也在做努力,例如20岁大学生刘雯佩,就自创福建歌曲《亲人》,献给病重的外婆。


与福建共生共融的峇峇娘惹


与意公子一样,黄婉彬来自厦门,是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也是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她的讲题是“一个厦门人眼中的峇峇娘惹”。


2020年,由黄婉彬策划和担任制片的《共生缘——峇峇娘惹情》向全球首播,拍摄素材超过3200分钟,最后剪辑成120分钟,分六集播出。


摄制组在三年时间内,先后走过新马两地的三座坟山,祭奠了上万座下南洋先人的坟墓,拜谒了薛佛记、陈笃生、陈金声、陈帧禄四座历史名人墓地,对东南亚华人移民史进行梳理,也对峇峇娘惹共生共融文化做了记录。


在研讨会上,黄婉彬介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峇峇娘惹一度成为连接欧洲殖民者与华人的关键少数,权倾一时,富甲一方,并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特征——既保留中华传统文化,又深受马来西亚其他非华裔族群影响。他们创办华人教会、华人社团、华人报纸,创下诸多东南亚华人史上第一的纪录。


她介绍了峇峇娘惹社群的代表人物,包括林文庆和曾锦文,以及峇峇娘惹文化当中的福建原乡元素——杂糅了闽南词汇的峇峇马来语、结合闽南和欧洲建筑风格的峇峇建筑、带有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娘惹珠绣鞋和卡芭雅、娘惹瓷、娘惹菜,以及与闽南民间信仰息息相关的的峇峇习俗与信仰,包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单”的“送王船”习俗。


闽南美食肉骨茶的文化渊源与发扬


来自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的高级讲师林德顺博士选择了个极微观的角度,从肉骨茶这个闽南美食的文化渊源和发扬,来探讨闽南文化。


林德顺指出,肉骨茶的起源有各种说法,包括新加坡码头起源论、巴生码头起源论、锡矿场起源论、中医师起源论,还有巴生金门社群砍伐红树起源论、吉胆岛海南渔夫起源论等等。


他指出,2008年,马来西亚饮食作家林金城在台湾发表文章提到,二战之后,永春人李文地在巴生后街开档卖家乡炖肉骨和猪油炒饭,在肉骨汤中加入中药配方,大受欢迎。另一家肉骨汤店则是陈瑞所开。李文地开的炖肉骨店简称“肉骨地”,陈瑞开的店则简称“肉骨瑞”。由于福建话里“地 (tē)”跟“茶 (tê)”的发音十分相似,加上闽南一带吃肉普遍喜欢配茶,用以解腻,不明就里的人便理解成了“肉骨茶”,认为“肉骨茶”这个名称起源于巴生。


然而,林德顺指出,1934年1月8日、1938年12月10日、1941年4月5日新加坡《南洋商报》都已经出现过“肉骨茶”一词。


另,2022年11月,根据白新春茶庄第四代庄主白进火说法,新加坡美食部落客郑春茂医生指出,白氏先辈1925年在大坡玻璃后(今新那阁街)创办白新春茶庄的时候,克拉码头就有潮州肉骨茶店,而福建街则有闽南肉骨茶店。


因此,林德顺推论新加坡肉骨茶早于巴生,目前看来,肉骨茶起源于新加坡的可能性相对大。


一个厦门学者眼中的新加坡厦门公会


虽然本次研讨会由新加坡厦门公会举办,但在微观层面细谈新加坡厦门公会的,是曾玲教授一人。


曾玲是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与新加坡渊源很深,多年在此进行华社研究工作,女儿在新加坡长大。


曾玲从“三个家园”——“社群的家园”“国家的家园”和“闽南文化的家园”来探讨新加坡厦门公会的角色与作业。


她认为,1938年厦门公会的建立,标志着在英殖民统治时期,南来新加坡拓荒的厦门移民以“厦门”作为凝聚与认同的符号,所构建的具有社群边界的新家园。在殖民地时期,作为华侨社团,家国情怀是厦门公会的基本特征,例如多次筹款赈济祖国难民灾民。


到了现在,厦门公会适应社会变迁的时代需求,更为注重以“乡音”“乡情”运作会务,团结与凝聚会员。


这是厦门公会作为“社群的家园”的角色与作用。


1965年新加坡独立建国之后,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所有宗乡社团一样,厦门公会转变身份与国家认同,从殖民地时代的华侨社团转型成为新加坡华人社团,在继续承担作为“社群的家园”的同时,亦以“跨社群”“跨种族”“跨区域”的包容与开放的运作,促进厦门社群融入新加坡共和国这个新家园,为新加坡的社会文化发展与族群融合等做出重要贡献,例如十多年来举办规模盛大的中秋博饼活动,并邀请新移民和友族同胞参与,承载了当代新加坡多元种族和谐、新移民融入的功能。


这是厦门公会作为“国家的家园”的角色与作用。


在“闽南文化的家园”这一层面,曾玲认为,厦门公会传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新加坡的闽南文化,例如通过闽南语演讲会,推动作为新加坡国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福建方言文化的重振与发展,并且以“闽南乡音、越讲越亲”为口号,显示公会要以“闽南乡音”作为纽带,与世界闽南乡亲共同推动闽南文化发展的国际视野。


曾士生作总结与展望


在上下两场研讨会结束之后,由厦门公会荣誉会务顾问、祖籍厦门的前政务部长曾士生作总结与展望。


曾士生说,举办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了让闽南传统和方言在新加坡存有一席之地。他回忆起自己当年服役的情形,认为在新加坡人心目中,闽南方言存有一定的形象错位问题。


他说,再过15年,厦门公会就满一百周年了,时不我与,现在必须作好文化传承的工作,前提是必须对自己的文化和语言有自信心和自豪感。


曾士生说,本次研讨会让大家再次看到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底蕴,例如唐诗宋词以闽南语朗诵,韵味十足;过去两百年,闽南人对新加坡乃至东南亚作出不小贡献,包括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他说,不必过于担心受英文教育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没兴趣,他亲眼见过不少这些年轻人仍接受传统信仰,如广泽尊王、九皇大帝、关公,也许是小时候耳濡目染,闽南文化在他们的感性、灵性层面扎了根,一旦接触,就可能引起共鸣。曾士生举另一个例子,很多印度人都是受英文教育的专业人士,但是仍然信奉传统的印度教,也接受传统的印度文化。


他认为,应该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渠道,让他们有机会接触闽南文化。


曾士生指出,传承传统文化是宗乡会馆的使命,当年峇峇娘惹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他们处于社会和时代的劣势,尚且有这个志气和远见,我们今天更不应该错失良机。


小结


在新加坡,既有几代以上根深叶茂的本地人,也有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新加坡是我们安生立命、繁衍生息的家园,祖籍地则是我们历史和文化的根源。


传统的祖籍文化给我们扎下深厚的根基,可以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自信,让我们在面对未来时,不至于成为无根的飘萍;创新的本地文化则像是茂盛的枝叶,努力伸展得更高、更远,吸收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回过头来滋养民族文化的根基,相辅相成。


研讨会工委会主席吴欣霞说,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本次研讨会获得很好的反馈,让我们更坚定了信心,应该坚持把有意义的事继续做下去。


新加坡厦门公会会长汪家裕指出,闽南文化对新加坡文化的影响无所不在,希望本次研讨会能让大家更珍惜、更了解传统文化,努力向下一代传承传统文化,灌输正确的价值观,让闽南文化在新加坡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更上一层楼。


是为记。


作者为南洋学会会长、怡和轩俱乐部文教主任

图片由新加坡厦门公会提供

Comentários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