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牛油小生

读者决定论

“受众如何阅读,决定了文学之所以为文学。”

图灵测试(Turing Test):你跟布幕后的一个人与一台电脑对话,你看不见对方,当你无法分辨谁才是人的时候,机器就具备了智能。


台湾歌手陈珊妮3月22日发布新歌〈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乍听还以为陈珊妮亲自演唱,但其实是Taiwan AI Labs通过人工智能大量分析、学习陈珊妮高清音档,自动生成非常趋近于陈珊妮歌喉的音频。


流行乐坛玩自动化多年。1990年代末出现的Auto-Tune(自动调音)几乎可以让音痴也能唱出精准音高,这项技术被美国歌手、音乐制作人T-Pain发扬光大,尽管惹争议,却创造出全新电子音乐风格。


进入新千禧年,日本山叶公司推出Vocaloid,一种人声生成器,突破midi无法模仿人类语言发音的局限。2007年,虚拟偶像初音未来出道,开启虚拟歌手纪元,音乐制作人只需要一台电脑,就能创造风靡世界的,由可爱女生演唱的歌曲。


2019年,华为手机AI分析、学习舒伯特作品后,有模有样地为舒伯特名作《未完成交响曲》补足未完成乐章。


而今陈珊妮的尝试,无非这一系列音乐工业创新的再一拓展。


对陈珊妮而言,此举不是为了取代音乐工作者。她说:“如果AI的时代必将到来,身为创作人该在意的或许不是‘我们是否会被取代’,而是‘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虚拟歌手唱跳又可爱,全息投影技术甚至可以让邓丽君在舞台上“复活”,可是歌手至今仍未被取代,反而实力唱将越来越被珍惜。


科技元素无非辅助与丰富表演的形式。


2022年下半年起,人工智能便引来话题不断。Midjourney文字-图像生成系统帮助使用者赢得美国一项地方美术大奖,而ChatGPT文字生成系统上线两个月就突破1亿使用者。


这两项技术可说相当成熟,足以应付低端的插图与写作生产,已有人结合这两项系统制作绘本书与漫画,一些科研报告甚至将ChatGPT列为共同作者。


未来世界势必充斥AI生成品,从广告词到电影,艺术工作者必须重新思考艺术的本质,才能在科技世界中找到立足之地,一个最直接的答案即:现场表演、实体绘画。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早在1960年代预言“文学机器”的出现,未来读者完全有可能全然接受机器制造的作品。到时文学会消失吗?他说:“将文学创作的过程分解和重新组装之后,文学生命决定性的时刻便是阅读。”


也就是说,受众才最关键。受众如何阅读,决定了文学之所以为文学。


回到陈珊妮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那就是着重艺术与人文教育,因为受众将决定作品的价值。与其担心人工智能太懂创作,还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人类的鉴赏能力。


作者为媒体人

Comments


⏏回到顶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