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 部 文 章


区块链科技简析
2021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要注意新变种的“奥密克戎”(Omicron)冠状病毒,过了周末,一个同名的“奥密克戎加密币”的市价被炒升了10倍到近700美元,过后回跌到152美元,到了星期四就只值65美元,不到一周内大起大落。
刘家明
2022年3月18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疫情疑无路 | 艺术剧场辟新天
新加坡艺术剧场成立于1955年,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华语戏剧团体。1995年,剧场改变工作方向,成立儿童剧团,从此服务对象锁定为中小学生。2017年,艺术剧场获准成为公益慈善机构。
邹文学
2022年3月18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老有所依 日间看护和老人院的奉献
2020年元月,新加坡首次确诊输入型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人们开始认识和感受Covid-19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威慑力。短短两个月内,邻国马来西亚率先封锁国门,恐慌情绪导致民众前往超市抢购日常食物及用品。
佟暖
2022年3月18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冬眠盼春晓——旅游业展望2022年
新冠疫情像一阵阵猛烈的暴风雨,把新加坡旅游业培植了几十年的繁花盛果,一下子便摧残得败落满地。中欧旅游和华运旅游都无法幸免。
邹文学
2022年3月1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华人社团——新华社会的中流砥柱
本文在界定华人社团的范畴内,侧重对宗乡会馆的论述,但对宗乡会馆之外的其他社团在过去两个世纪以来所发挥的功能,也作了扼要梳理;文末对今后华人社团,尤其是宗乡会馆的历史,在大时代的变革中所发挥新的社会功能,提出了看法。
柯木林
2022年3月18日讀畢需時 12 分鐘


陈嘉庚英籍民二三事
916年11月24日,海峡殖民地政府在宪报刊登了一则通告,宣布陈嘉庚在《1867年归化法令》下申请归化为英籍民获得总督批准。
李奕志
2022年3月18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福南见证科技时代的变迁
坐落在水仙门的“福南”商场,多年来已定位为紧扣电脑科技,与时并进的本土标志。
李国樑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曾经的马哈迪哇 坦坦荡荡一君子
1963年我们邂逅于樟宜监牢,那时笔者已在公安法令下被囚禁了6年,他是冷藏行动的受难者。患难与共,我们的友情至久不渝。
林清如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8 分鐘


我所知道的《星洲日报》黄思总编辑
黄思先生(1911-1982)担任新加坡《星洲日报》总编辑(1950年至1977年)二十七载,被认为是继《叻报》叶季允之后主持新马华文报时间最长的老总。
卓南生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10 分鐘


电影《梅艳芳》的传奇和诠释
如果一个城市有呼吸,一个时代有记忆,香港已故十八年的演艺界巨星梅艳芳(1963-2003年)犹如时代的符号,从香港横扫区域,跨越年华,永恒留驻心间。
卢丽珊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眠云卧石尔安归——记杨金荣
杨金荣一身的潇洒清姿,都存留于为数甚多的翰墨作品上。他不过半百的心性绝俗,都雕刻在百年树桐之斑纹间。
何启良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色彩大师”在南洋
上海油画家陈钧德(1937-2019)长期以来是一位画坛“隐士”,说他是隐士,当然是一种比喻性的表述,他不自我炒作、不迎合市场、不巴结权贵,只顾埋头作画,生前任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研究所教授,也是一位美术教育家。
何华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小孩为什么不易感染Covid-19?
我多年在病毒实验室工作,利用细胞组织培养技术来分离病毒,不知不觉中感觉到与抗拒病毒、压制毒瘤特性的细胞因子(Cytokines)结缘。
谢华谦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西方“觉醒文化”等同反人类罪—普京
去年10月下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瓦尔代论坛上,剖析了正在席卷西方的“觉醒”潮流与“政治正确”文化,并称它们等同反人类的罪行(‘Crime Against Humanity’- Putin on ‘Wokeness’ and Western PC Culture)。
庄永康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财政部长黄循财和教育部长陈振声,最近先后在不同的讲座上发表了重要的策略性演讲。
胡林生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王雷算不算作家?”是个伪议题
新加坡作家节2021邀请歌台艺人王雷与戏曲研究者苏章恺、偶戏研究者谢汶亨谈“从流行到文化:传统艺术的未来”,因王雷形象问题引起轩然大波,从晚间报纸报道开始,乡民吃瓜起哄,本地文艺界更是反应两极,有不少问题值得深思。
陈宇昕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作家节雷声隆隆
歌台巨匠王雷受邀出席作家节发表演讲,消息公布,哄动整个文化界。
柳舜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再谈路内的小说
两年前,在这里谈过许知远,连带谈了路内。11月的事。
林康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读新版《石头记》札记之三
读新版《石头记》札记之三
雨石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大熊猫从“濒危”转为“易危”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级特有动物,也是世界最受人喜爱和关怀的动物品种之一,此前还被称为世界“濒临绝种”动物,刚在去年7月份才被降级为“易危”动物。现在全球大熊猫总共有多少呢?
黄彬华
2022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