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 部 文 章


挺过严冬 乘龙归去
“黄溢华走了”友人第一时间发来简讯。接着又说:“ 他去了天堂。” 是的,好人一定会去天堂的。
谢声远
2024年12月24日讀畢需時 8 分鐘


访朱金涛老师87岁博士出版新汉语字典
87岁 的朱金涛博士,今年出版了《汉语字形略似 同音异义字典》。
邹文学
2023年9月19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忆故人——骆水兴老先生
人生似浮云,世事无完美。一向平易近人、众人爱戴的前辈骆水兴老先生,在人生旅途上淡定地走完了104载,于今年三月十四日驾鹤西去,其为人其风范,堪称一个世代的绝唱。
林清如
2023年9月18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大马华教英才——纪家葵名扬国际
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三月间访问中国期间,公开点名要现任北京清华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学院中心终身教授纪家葵回国发展,纪家葵的名字因而爆红,以下为马来西亚南洋商报记者与纪家葵的访谈摘录。
郑美励
2023年9月18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怡和轩“1939陈嘉庚”历史展——缘由与意义
“1939陈嘉庚”历史展,于7月9日至27日在怡和轩成功举办。观众反应热烈,留下深刻印象。这是怡和轩俱乐部为纪念新加坡在日本军国主义铁蹄下沦陷80周年所做的又一贡献。
林少彬
2023年9月18日讀畢需時 9 分鐘


我所知道的报界前辈吴之光先生
谈起吴之光先生,也许更多读者熟悉的是著有《马华新文学大系》(十卷本),为这领域拓山之作的方修(另一常用笔名为观止)。
卓南生
2023年9月17日讀畢需時 12 分鐘


新加坡的奥运征途 | 从业余走向专业化
受冠病疫情影响,原定去年主办的东京奥运会推迟至今年夏天举行。这项四年一度的国际体育盛事8月初圆满落幕,新加坡代表团虽没能延续上届里约奥运会的夺冠势头,却也有些新看点。
郭嘉慧
2021年11月12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专访我国乒乓女将于梦雨
“从17岁来到新加坡……我站上了国际赛场,在各个方面做到了我能做的一切,也把自己最好的一面、人生中最好的精力和时间,都展现给了国家和国人。很感谢国家给我机会,而我也收获了我们国人的支持。所以,我还是很圆满了。”
林琬绯
2021年11月12日讀畢需時 14 分鐘


我所认识的T.T拉惹律师
提起T.T.拉惹律师,惊觉他逝世已23年了。认识T.T.的人,都敬仰他是一位亲切、高尚、乐于助人、坚持社会主义信仰和理想的人,一位毅然挺身为真理、正义而辩护的律师。他同各族人士,特别是华族友好交往,十分融洽。
长河
2021年10月6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马六甲先贤父子
王庆云(Ong Keng Hoon),福建漳浦人,生于道光元年,卒于光绪三十一年(1821 - 1905),终年84岁,与昔日马六甲青云亭领导层颇有关联。
苏庆华
2021年10月4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被遗忘的“鼠疫斗士”陈祀邦
莱佛士于1819年登陆新加坡,开始在这个岛屿上大展宏图,尤其在1822-1823年间,他先后拟定了新加坡市政规划蓝图、新加坡各族群分区而治的策略,以及将新加坡定位为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为殖民地时代的新加坡的发展确定了方向和奠定了基础,由此树立了他在新加坡史上的地位。
黄贤强
2021年10月2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丹绒禺的红衣人
引言:
为了深入了解新加坡老人面对的护理问题,《怡和世纪》决定访问本地一家较有代表性的老人院或护理中心。可是这样多的机构,该怎样选择呢?
邹文学
2021年9月28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林可胜与新加坡的两段因缘
林可胜医生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远比在新加坡大。但大家或许都知道,林可胜是新加坡闻人林文庆的长子,是道地的”土生”华人,在新加坡出生和度过他的童年。
黄贤强
2021年9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殷神父的好奇心(其一)
从景德镇瓷器到王后御用陶瓷
谢裕民
2021年9月16日讀畢需時 10 分鐘


小刀会两年后再起事——东南亚华人首次回应满清政权(下)
1851年初,新加坡英籍华人陈庆真因在厦门成立小刀会被清廷逮捕,经英国驻厦门领事馆交涉后被“释放”。犯人移交时,发现已被拷打至死。
谢裕民
2021年9月9日讀畢需時 8 分鐘


小刀会和陈庆真
当时传教士创办的英文月刊《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报道,陈庆真与贩卖鸦片的天地会成员接触被捕。新闻显然避重就轻,没报道事件真相。
谢裕民
2021年9月8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林可胜的私人生活和工作态度
林可胜在新加坡出生,在英国学医、之后在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的医学机构、抗日战场、军医部门和研究机构等作出相当大的贡献。综观林可胜的医学事业生涯可划分为两个不同阶段。
佟文旭、黄贤强
2021年9月5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林可胜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及其贡献
本文将从林可胜的人才观点出发,讨论他的人才培养的实践对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影响。
王玥涵、寇烨
2021年9月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难寻高士粟
1858年2月22日,戊午马年正月初九,香港的华人还在庆祝春节,英国人新一年也开始不久,维多利亚港的英国战舰”不屈号”(HMS Inflexible)正准备开行。
谢裕民
2021年9月5日讀畢需時 10 分鐘


《林可胜:民国医学史上第一人》评介
何邦立主编《林可胜:民国医学史上第一人》(台北:梁序穆暨许织云教授基金会,2017年9月)是一本纪念新加坡出生,对中国作出巨大贡献的林可胜医生的文集。
慎震、黄贤强
2021年9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