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 部 文 章


他们走过的峥嵘岁月
第一代画家刘抗指出:“在新派画遍布新马的时刻,赤道艺术会以昂然的姿态,异军突起,确实引起不少人的注意”,1他肯定赤道艺术研究会(后文简称赤艺)在当日画坛崛起的态势。
姚梦桐
2021年9月7日讀畢需時 10 分鐘


一九五十年代的艺研会与巡回美展
战后五十年代在反对黄色文化,反对殖民主义,提倡爱国文化,主张文化工作者以不同艺术形式反映人民诉求的声浪中,“星洲一九五三年度华文中学毕业班同学艺术研究会”(艺研会)的美展应运而生。
姚梦桐
2021年9月6日讀畢需時 11 分鐘


回忆郭宝崑
我和郭宝崑有多点来往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加坡的十多个华语戏剧团体,在成功举办了两个联合演出《小白船》和《乌拉世界》后,便主办了戏剧营和戏剧史料展。我参加了史料展的筹备工作。
邹文学
2021年9月5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先驱画家群聚广告业(下)
汝器画室Ju Chi Studio里峇峇利路306号
该画室是本坡英年早逝的先驱画家张汝器1930年2月设立的,当时《叻报》为它登了一则介绍文字,报界名笔陈炼青、方怀南、马蝶影、林蔼民等十人挺身推荐,可见张汝器深受文艺界倚重。1张来自潮州绘画世家,自小善画,上海美专毕业后自费留学
李楚琳
2021年9月5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画家卢衡
本坡华侨中学礼堂左右挂着两幅大油画,陪伴数代华中莘莘学子渡过了青春与动荡。一幅是新加坡著名先驱画家钟泗宾的作品,另一幅的作者却鲜为人知,虽然他也曾经当过华中及南洋美专之教员,还是中华美术研究会的创会成员之一。
李楚琳
2021年9月3日讀畢需時 9 分鐘


回忆郑民威
1961年,我到维多利亚剧院观看艺术剧场呈献的四幕话剧《林冲夜奔》,那是吴祖光的剧本。白虎节堂的那场戏一落幕,我立即借着暗淡的灯光翻阅演出特刊,演高俅的是谁?郑民威。
就在那时刻我记住了郑民威穿上高靴的形象:身材特别高大,表情尤其威严、性格骄横跋扈、为人阴险狠毒。他的台词不多,不
邹文学
2021年9月3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bottom of page